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三十四章朱棣回朝

无线电子书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东宫。

  一片‘兵荒马乱’。

  到处都是匆忙为朱标出行,收拾行装的宫女和太监。

  胡惟庸推着吕本的轮椅,在这种慌乱紧张的氛围中,快速赶往朱标书房。

  吕本看着慌乱的宫女太监。

  唇角,情不自禁,露出一丝按捺不住的激动笑意。

  忍不住低声询问:“胡相,这次准不准?”

  胡惟庸很清楚,吕本是在问他,这回,朱皇帝病重,到底是不是最后一次了。

  毕竟,去岁他们就以为,朱皇帝撑不住了。

  没想到,硬生生让朱皇帝,撑了一年之久。

  推轮椅的手,紧紧握住轮椅。

  胡惟庸极力按捺激动。

  他没理由不激动。

  朱元璋这个强人皇帝,朱四郎的父亲,驾崩!太子登基后,他们保守派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去攻击朱四郎了!

  甚至,这一次,只要朱四郎敢回大明,就让朱四郎再也走不了。

  变成一堆枯骨,一个坟塚。

  他没理由不激动。

  深吸一口气,紧了紧握轮椅推手的手,“春江水暖鸭先知,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清楚,这段时间,朱皇帝频繁高调表态,为未来定下基调,恐怕,他自己都清楚,撑不下去了!”

  话中,胡惟庸唇角微微上扬。

  吕本激动握拳。

  二人谁都没有再说话。

  “李太医,你带着太医院众人马上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江浙,为陛下诊疗,竭尽一切办法,救治孤父皇和母后!”

  胡惟庸、吕本一路来到书房门口,就听到门内,朱标沉痛的声音。

  等李太医领命离开后。

  胡惟庸才推着吕本走了进去。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朝中重臣,已经位列期间。

  胡惟庸、吕本找了个位置,落座后。

  看向朱标。

  朱标目光环视众人,“孤准备马上动身前往江浙,临行前,先向诸卿说说,现在的情况,以及孤离开金陵后,朝廷有事发生,需要如何应对。”

  说着,朱标冲现任五军都督大都督,西平侯沐英点点头。

  沐英低着头,沉浸在悲恸中。

  并未注意到朱标的示意。

  “西平侯!”

  直到黄子澄皱眉提醒,沐英才回神,抬头,看向朱标,得到授意后,缓缓起身,悲痛道:“刚刚传来消息,皇后娘娘在沈家修养期间,陛下忧心娘娘病情,也病倒了,钱塘府的周王,现在已经带兵前往周庄沈家…”

  在场众人,许多初闻这个消息的。

  全都脸色变了变。

  周王带兵前往周庄沈家?

  值此皇权交替的特殊时刻。

  这种事情,极有可能,造成皇权旁落!

  吕本和胡惟庸对视一眼,迫不及待,打断沐英的话,追问:“西平侯,周王带兵前往沈家,是周王自己的行为,还是陛下的旨意?”

  虽说,这位周王和太子、秦王、晋王、朱四郎一样,都是出自陛下、皇后。

  可谁都知道,这些年,周王和朱四郎的关系越来越好。

  其实,周王不是个例。

  这些年,大明朝的藩王们,最信服,最崇拜的兄长,早已不是洪武初年时期的太子了。

  而是朱四郎!

  炮击土桥村事件发生后。

  藩王们纷纷上书,请求太子严惩陆仲亨,后来,太子派遣松江口水师兵发蓬莱,藩王们又上述制止。

  更有激烈者。

  直言太子做错了。

  其中,就有这位周王。

  其实,周王的封地,应该在开封的。

  毕竟,这位周王从吴王改封周王王号时,按照道理,就应该将封地前往开封。

  可后来,这位周王拉起一个团队,研究植物。

  后来更是派人和燕华学习生物学。

  朱皇帝对周王这种行为,十分喜爱。

  认为周王搞这些研究,需要钱财支撑。

  周王封地,钱塘府地处江浙地区,属于膏腴之地,较之河南开封,更富裕。

  所以,迁封地这件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导致,周王朱橚成为唯一一个,被册封在江浙地区的藩王。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竟然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沐英皱眉。

  吕本的意思,他岂能不知。

  这个时候,身为臣子,不关心陛下和娘娘的病情,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皇权交接的问题上。

  从情感上,他十分厌恶。

  但他也知道,虽然吕本发问的私心很大。

  身为大明朝臣。

  皇权交接,他也必须考量。

  沐英强忍怒火,摇头道:“具体情况现在还不清楚,恐怕,现在那边也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吕本、胡惟庸更加担心了。

  万一,朱橚趁着朱皇帝不清醒时。

  搞出一封,废太子,立朱四郎的矫诏,事情可就麻烦了。

  即便朱橚不敢这样做。

  这个时候,朱皇帝有什么临终遗言,通过朱橚,传达给朱四郎。

  距离这么远,他们想阻止都做不到。

  黄子澄当即起身,“太子,您必须马上动身,不能耽搁了。”

  吕本紧接着开口:“并且,臣建议,马上封锁前往北方的列车,控制消息的传播,以免造成大明全局动荡!”

  许多人听闻这个建议后,纷纷皱眉。

  大家都不是傻子。

  岂能不知,吕本此举真正的目的,是不想让北方那些藩王们收到消息。

  北地藩王。

  绝对是大明朝,藩王中,势力最强悍的。

  南边的藩王,除了周王有两个镇。

  其他藩王,要么是一个镇、或者一个镇又一个混成协,要么是两个混成协。

  北地藩王,可都是清一色双镇编制!

  方孝孺看了眼朱标,小声提醒:“这个时间点,应该已经有一列前往北方的列车出发了。”

  朱标看了眼方孝孺。

  他明白。

  他这个师兄,反对这样做。

  提醒他有一列火车出发,就是提醒他,不用做无用功。

  朱标当即摆手,“不必了,马上派人,八百里加急,通知所有藩王回京,一旦抵京,我们没有回来,就马上前往周庄沈家。”

  “太子,燕王呢?”

  众人闻声,齐齐看向胡惟庸,又看向朱标。

  沐英犹豫一下,委婉提醒,“太子,依着去岁陛下的意思,不希望燕王回来。”

  其实,他也得到了陛下的密旨。

  一旦义父驾崩,太子要求老四回来时,他就要和蓝玉,同时拿出义父给他们的密旨。

  阻止老四回朝。

  可现在,请出密旨的两个条件中。

  义父驾崩这一条尚未发生,他只能委婉提醒太子。

  在他看来,胡惟庸故意询问,要不要请老四回朝,绝对没安好心。

  保守派,以及仇视老四者,已经迫不及待,等不及了。

  朱标略微犹豫,余光观察着胡惟庸、沐英等人。

  把众人神色,全都看在眼中。

  书房,瞬间陷入安静。

  所有人都紧张。

  所有人也都清楚。

  一旦燕王回来,而陛下却无法向去岁一般恢复过来,而是驾崩,极有可能,燕王回来就走不了了!

  这是极有可能的。

  陛下不在。

  唯一能在中原庇护燕王,肯无条件庇护燕王的人,就没了!

  至于太子。

  大家都清楚,太子对燕王的情感十分复杂。

  既有兄弟情,也有帝王的冷硬。

  彼时,太子的内心,到底会偏向那一边,根本无法预测。

  “派人,通知老四吧。”朱标平静的声音,打破殿内寂静。

  有人皱眉默默叹气。

  有人激动,偷偷握拳。

  朱标补充道:“老四作为父皇最喜欢的儿子,这么大的事情,无论老四愿不愿意回来,孤身为兄长,都必须通知老四。”

  方孝孺听着朱标的解释,叹了口气,无奈腹语一句:画蛇添足!

  太子的解释。

  恰恰证明了,太子此举目的不纯。

  别管,太子是不是要对燕王动手。

  至少,有一点很明确。

  太子通知了燕王。

  一旦燕王不回来,就是大不孝!

  这对燕王声望、名誉的打击十分大!

  朱标不理会众人,继续吩咐道:“传令北境军指挥使蓝玉,严阵以待驻守北境,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有半分松懈!”

  “此外,雄英在陛下身边,一旦孤离京后,由谁来监国,你们议论一下吧。”

  方孝孺抢先开口,“臣以为,允熥殿下作为太子嫡子,在太孙不在的情况下,适合监国!”

  吕本眼中隐晦怨毒一闪而逝,冲黄子澄、齐泰使了个眼色。

  黄子澄当即起身,“太子,允熥殿下性格儒弱,值此动荡之际,监国人选应当是一个有决断的殿下才行,臣以为允炆殿下最合适。”

  “臣支持!”

  “臣附议!”

  随即,哗啦站起许多人,支持朱允炆监国。

  这些人都是保守派力量。

  虽然没有被吸纳到倒燕联盟内。

  但朱允熥作为朱雄英的胞弟。

  在雄英已经被保守派当成坚定革新分子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保守派并不愿意让雄英的胞弟朱允熥监国。

  说起来,谁监国,实际意义并没什么。

  毕竟,无论谁监国。

  都不可能对大明的人事做出任何调整。

  但哪怕是一个象征意义。

  在政治中,也必须争!

  “我反对!”方孝孺骤然转身,一改往日的中正平和,拿出首辅的气势,目光环视众人,“允炆殿下只是一个庶子,嫡子在的情况下,若是让允炆殿下监国,就是乱了陛下定下的祖制,这是绝不允许的,我身为首辅,也绝不答应!”

  “除非,太子现在罢免臣!”

  话中,方孝孺转身,冲朱标郑重一拜。

  沐英也开口,“臣也反对允炆殿下监国!”

  “臣也反对!”

  “嫡庶之别,不能乱!”

  “否则后患无穷!”

  瞬间,站起更多人,支持方孝孺。

  其中,还有部分坚持嫡庶之别的保守派。

  朱标身侧。

  朱允熥吓得低头。

  朱允炆努力按捺着愤怒,一副平静模样。

  朱标把两个儿子的表现看在眼里,对朱允熥更加失望。

  黄子澄称允熥儒弱。

  这是给允熥留面子。

  说白了,就是软弱!

  相较之下,其实,他更赞成允炆监国。

  朱标有些头疼的看向方孝孺。

  很清楚,一旦他坚持让允炆监国,希直绝对会当面向他请辞。

  值此时刻。

  首辅请辞,像什么话!

  “好了,允熥监国,允炆在旁辅佐。”

  朱标一锤定音。

  方孝孺、沐英等人皱眉。

  朱允炆辅佐,没有监国之名,却也有了半个监国之实。

  吕本也十分不甘。

  对朱标这种和稀泥的处理,有些不满。

  他希望允炆争取到这个监国的机会。

  做过监国。

  将来再做皇帝,法统的正确性,就更高了。

  可现在…

  当天,朱标安排好一切事务后。

  留下方孝孺辅佐朱允熥,带着满朝文武,在宋忠亲率一个标太子卫率护卫下,分乘前后脚出发的几列火车,赶往周庄。

  哈哈哈…

  诏狱。

  满头白发的陆仲亨,听闻朱元璋病危的消息,仰头大笑。

  许久。

  笑声平息,满面如恶鬼般狰狞扭曲,咬牙切齿低语:“好!好!好!”

  只要朱皇帝驾崩。

  他就能从诏狱中出来。

  就能找朱四郎报仇雪恨!

  “朱四郎,你杀我陆氏全家,我陆仲亨,将来定要在伱面前,杀了你最宝贵的徐妙云,杀了你那几个小崽子!”

  陆仲亨捧着乱糟糟的白发,紧紧攥住。

  他苟且偷生等着,忍着,就是为了这一天!

  朱标尚未抵达周庄。

  消息先后传到北平等地。

  朱樉为首,北地藩王们,心情悲恸沉重,急匆匆聚集在一起,乘坐列车南下。

  西蒙古。

  工业区。

  一座明显新建,崭新的厂房,一根烟囱从厂房内直耸冒出来。

  浓烟滚滚。

  厂房内。

  马哈木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劳动布工装,站在高炉旁。

  丝毫不在意,滚滚热浪袭来。

  眼睛紧盯着粗糙笨重的气缸。

  看着气缸缝隙,有少量蒸汽外漏,手不由攥紧。

  这种初代蒸汽机,是他们在大明的细作,从大明工厂,窃取技术,经由他的手,打造出来的。

  他毕竟,在燕华很多工厂都干过。

  论技术。

  整个蒙古,恐怕再也没有人,比他强。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锅炉、气缸都好做。

  即便没有大明的好命运,他也知道燕华的小炉子土法炼钢。

  窃取技术后。

  再结合他掌握的手艺技术。

  铸造出锅炉和气缸的缸体不难。

  可橡胶密封圈,他就无法解决了。

  这种东西,已经被燕华列为重点管制产品。

  他只能从大明购买新式马车、自行车,把马车、自行车的车胎取下来,裁剪成密封圈。

  可这种橡胶,明显就不是,专门为密封而生产。

  密封性无法和燕华,专为气缸密封而生产的密封圈相比。

  所以,难免会有漏气现象。

  嗒嗒嗒…

  片刻后,随着气压增大,气缸连杆总算动了起来,且越来越快时。

  马哈木脸上这才露出笑容。

  “成了!”

  “可汗!成了!”

  “咱们西蒙古,也有自己的蒸汽机了!”

  厂房内,太平、把秃孛罗等人纷纷激动大喊。

  哈哈…

  马哈木爽朗大笑,在众人欢呼时,却悄悄走出厂房。

  凝视着,南边大明方向。

  沙沙沙…

  身后传来脚步声。

  太平、把秃孛罗走到马哈木身边。

  太平问:“可汗不高兴吗?”

  经过这些年,亲眼目睹了,马哈木为草原带来的变化。

  他和把秃孛罗,放弃了昔日三人平起平坐,共同掌管西蒙古的约定,共推马哈木做西蒙古可汗。

  “当然高兴。”马哈木含笑摇头,“我在想朱皇帝病危的消息,这位强人皇帝,终于走到了人生尽头。”

  马哈木说着,脸上露出感慨之色。

  “即便朱皇帝,一垮了咱们草原,是咱们的敌人,且是一个老派人物,但对这位强人,对其即将病逝,松了口气之余,我更多是感慨。”

  太平二人点头。

  朱元璋!

  这个人和朱四郎,这对父子,压着草原人喘不过气来。

  现在,朱皇帝病危,眼看着,这次恐怕是无法渡过这场劫难。

  朱四郎又出海远走海外。

  压在草原人身上的两座大山,终于被彻底搬开了!

  把秃孛罗笑道:“朱标登基后,我猜测,燕华大明关系极有可能迅速恶化,到时候,咱们的压力就更加小了,只要消化吸收得到的技术,最好,能想办法,建成燕华援建大明那种年产钢万吨的小型转炉,蛰伏几年,大明也别想动咱们,或许咱们还能重新打回去!”

  “对!”太平爽朗笑道:“朱四郎不是说,咱们蒙古和中原,同属炎黄子孙,是手足兄弟吗?”

  “这次打回去,咱们就把这套论述拿过来,并且还要全面效仿燕华,全面废除,祖辈们,统治中原那些错误政策,我算是看出来了,想要统治中原,就必须把我们变成中原人。”

  “现在蒙汉示范区那一套,蒙汉融合就不错,到时候,咱们也这么搞!”

  马哈木看了眼兴致勃勃的太平,唇角笑意一闪而逝。

  起初,太平、把秃孛罗还对他在草原,进行剃发易服,很是抵触。

  可现在,都要全面效仿燕华了。

  大明虽然得到了更多燕华的技术。

  可中原历史赋予大明的沉重包袱也更大。

  思想观念的转变十分慢,却波折不断。

  相反,他们则不同。

  这一点,从太平和把秃孛罗的转变,就可以看出。

  “三十年!”马哈木突然抬手,伸出三根手指,“再给我们三十年,虚心谦逊当学生,三十年后,当燕王朱棣和太子朱标,彼此打的精疲力尽时,我们未必就没有重新入主中原的机会!”

  大明,不可怕!

  他从不怕大明!

  即便得到技术的大明,他也不怕。

  他最怕燕王朱棣!

  可若是此番,朱皇帝驾崩,燕王朱棣回中原治丧,他还有机会再回燕华吗?

  “传令咱们在大明的细作,发动一切人手,严密监视大明的风吹草动,若燕王朱棣回中原,必须第一时间汇报!”

  燕京。

  朱棣书房。

  毛骧陪着沈至走入。

  行礼后,沈至神情有些悲恸道:“王爷,我大伯悄悄派人传来消息,陛下陷入昏迷,太子也已抵达,太医为陛下诊断后,情况…情况很不乐观…”

  朱棣脸色苍白。

  强忍难受,等沈至说完后,抬头。

  眼睛微红,看着沈至感谢道:“告诉你大伯、二伯,这个请,我承了。”

  “毛骧,通知内阁,我准备回朝,有些事情,需要提前做准备。”

  “王爷…”

  沈至、毛骧闻言,同时开口制止。

无线电子书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