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四十七章朱棣的新军吕珍揭秘太子

无线电子书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最新网址:bixiashenghua翌日。

  鸡笼屿新军大营。

  朱棣、徐辉祖、徐妙云一群人抵达大营。

  五千人大营十分大。

  海湾内河堤后方,最平整,占地足足两百亩土地,全被规划成步军大营。

  俞靖和沈至骑马跟随在后,走入大营,随意扫了眼,就止不住眼红,小声嘀咕:“该死的蒋胖子,每次来步军大营,我都想刀了他!”

  步军是谭渊、张武等人管辖。

  他很怀疑,蒋胖子就是因先认识老谭等人,关系好,才特批了两百亩大营。

  要不然,在这四海之上,他们海军才是真正的主力,为什么,海军弄个造船厂,蒋胖子却只给一百亩?

  沈至哭笑不得,“老俞,你这可就没良心了。”

  步军用地不在海岸边,是海岸后面,这里的开阔地虽然也少,但不缺这两百亩。

  而且,燕王的私兵两万人员。

  这还只是现在。

  等燕王彻底出走大明后,发展多少军队,就不必顾虑大明的感受了。

  这处兵营,也会成为燕王步军的训练基地。

  现在留足足够使用的土地,很正常。

  造船厂在海岸边。

  优质的地段,还要留出来,分配给商行。

  而且海军也不止造船厂,战船不要停靠了?

  海湾处,最好的一块深水港,就单独划给了海军。

  殿下没提,蒋进忠已经为俞靖考虑好了,为实现商船和战船分离,将来还要给海军建设单独的水寨。

  确保敌人无法利用商船,袭击海湾内的海军战船。

  老蒋这一年,为了王爷在东番的基业,两百斤的胖子,都生生累掉了几十斤,他看着都感慨。

  这和他们沈家打听到的蒋进忠形象,完全不符。

  嘿嘿…

  俞靖厚着脸皮讪笑。

  吕珍、梁道明两方人跟在后面,听着两人议论,眼中惊色不时闪过。

  梁道明微微凑向吕珍,低语,“吕前辈,如今的鸡笼屿和陈祖义时期,完全不一样啊!”

  与陈祖义时期,海盗窝的混乱无序,声色犬马不同。

  现在的鸡笼屿,充斥着一股昂扬凝聚力,生机勃勃。

  他们比朱棣早到几天。

  朱棣腊月二十八抵达当天。

  他们一行人,征得蒋进忠同意后,沿鸡笼河谷往上游,去观摩了各个安置点。

  “我有种感觉,这股昂扬凝聚力,鸡笼屿海湾似乎快笼罩不住,总有一天,会发出一声龙吟,冲出海湾!”

  彼时,他们当如何自处?

  这一年,钱没少赚。

  可,对于未来前途命运,他还没琢磨好。

  吕珍梅花瓶老巢,就在鸡笼屿东北方。

  四皇子这条龙,腾势而起,冲出鸡笼屿海湾时,吕珍的老巢首当其冲。

  双方关系再好。

  四皇子恐怕也无法容忍,一支不属于自己的力量,侧卧身畔!

  吕珍沉默不语。

  有些话,不能与梁道明说。

  临近年关时,有锦衣卫驾驶小船出现在梅花瓶。

  自称代表太子朱标而来。

  希望他能效忠太子。

  潜伏在四皇子身边。

  这人还给他留下一块锦衣卫百户腰牌,一套百户官服。

  对方真是大明太子朱标的人?

  他无从验证。

  他甚至怀疑,对方报出的名讳,都是假的!

  若真是太子朱标的人。

  是不是就意味着。

  传闻中,大明太子和四皇子手足情深,都是假的?

  他这次来,就是想把此事告诉朱家老四。

  太子离他太远。

  朱家老四却在身边。

  而且,如今,他麾下数百兄弟,完全依赖大燕商行讨生活。

  大燕商行对他们也不错,至少,这一年,兄弟们从中赚了很多。

  即便现在不干。

  在东番岛当百姓,都能过上富裕日子。

  何况,相比朱元璋喜爱的太子,他更欣赏朱棣!

  众人一边议论一边想事。

  很快来到早已布置好的点将观摩台旁边。

  五千人,已经列阵而立。

  虽然基本都是一群新兵,少了点杀气。

  可横平竖直,一条条直线构成的整齐阵列,威严肃穆。即便老行伍,也都不由眼前一亮。

  吕珍、梁道明好奇打量同时,跟随朱棣一行人走上观摩台。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支新军。

  众人落座后。

  朱棣大踏步走到观摩台前方,脚踩在木板上,发出嗒嗒嗒步点声。

  所有人都清晰感觉到。

  此刻朱棣不同往日。

  徐妙云抱着小雍鸣、小祈婳,看着朱棣背影,低头,含笑低语,“看,阿爹是不是更威武了?”

  “稍息!”

  就在此时,朱棣的声音突然响起。

  吕珍、梁道明不解皱眉时,五千将士,左脚顺脚尖方向,同一时间伸出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梁道明、吕珍惊骇对视,下意识起身。

  他们太清楚,这小小动作,所有人都作对,且所有人同一时间做出,意味着什么!

  令行禁止的纪律!

  朱棣唇角也不由浮现笑容。

  谭渊、张武两人,带领三百海防将士,能用一年时间,硬生生把一群,大部分不识字的农家子弟,训练到如此程度,恐怕两人没少脱皮流汗。

  “拜见殿下!”

  谭渊站在最前面,大声行捶胸礼。

  “拜见殿下!”

  五千人紧随高呼。

  山呼声,惊动海湾内海鸟,成片啼鸣飞起。

  “兄弟们的家人已经落户东番,今后我将带领兄弟们,立足东番,守护我们的家人,用我们手中刀枪,开创属于我们的未来,我朱棣,在此起誓,将来我们所有人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梁道明低语,“吕前辈,看这些将士的眼神!”

  他竟然看到信服、崇拜!

  这可都是新兵。

  朱棣没率领他们打过胜仗!

  而且,这一年多,朱棣忙于建安乡土村社建设,来鸡笼屿次数也屈指可数。

  吕珍边听朱棣讲话,边说道:“这些将士,都来自咱们昨天参观的鸡笼河谷安置点,他们来东番前,都是佃农,来到鸡笼屿后,分了田,成立了乡土村社…”

  “如果你肯给他们这么多,为他们考虑这么多,他们也会对你如此!”

  梁道明苦笑。

  他就是想,也没这个才能。

  这一年,他也兴致冲冲,在三佛齐,自己的地盘,试着搞乡土村社。

  没有一点意外。

  失败了!

  反对声、搞破坏的人,太多太多了。

  就连自家人都唱反调!

  还怎么搞?

  搞了几个月,就意兴阑珊放弃了。

  “好了,接下来开始发新式军服,这些军服所用布匹,都是咱们建安老乡织的…”

  建安乡土村社建成后。

  他就购买了一批棉花。

  分包给农村妇女,按妙云织劳动布的法子,让建安农村妇女分工合作,织出了这批布。

  这个过程,农民即赚了钱。

  还学会了土桥村分工合作的纺织模式。

  完成这个任务后。

  沈至就趁热打铁,派出沈家织工去村中指导,让建安农村妇女,按照要求,纺织海贸需要的棉布。

  这种农村织出来的低价棉布,据沈至说,海贸不愁销路。

  总之,他已经开始用经济方式,宏观引导建安乡土村社向更高级发展了。

  未来一年,建安、闽县,以及建成乡土村社的其他村庄,他都会尝试用经济方式,进行宏观引导。

  朱棣思绪中。

  几辆马车被牵到阵列前。

  谭渊等人开始给将士们分发新式军服。

  现在将士们穿的,只是统一的服装,有点像家丁服。

  不,就是家丁服。

  当时急需,他直接让沈家帮忙统一制作的。

  至于现在的新式军服,则是大燕商行,先雇人,把衣服裁剪好,缝制则分包给建安城内妇女完成。

  很多家庭,还赚了点钱。

  “吃燕王的饭,穿燕王的衣,领燕王的饷,为燕王效命!”

  第一个将士领了新式军服突然高声大喊,随后,每个将士领衣服,都要大喊一声。

  后面众人,纷纷看向朱棣,若有所思。

  朱棣哭笑不得,大喊:“谭渊,给我滚过来!”

  谭渊一个激灵,苦笑一声,立正转身,小跑登上观摩台,来到朱棣身边。

  朱棣眼神锐利盯着。

  谭渊鼓足勇气,硬着头皮迎上朱棣目光。

  他哪能想到这些事。

  是张大寇、丘老二、朱老三假借给殿下送完善后兵法操典,通过驿站,写信给他,告诉他,要把这支兵马,训练成绝对忠于殿下,谁都不能插手的军队!

  可这三个混蛋也没说让他怎么做。

  他就是个粗人。

  也想不出办法。

  于是就请教蒋胖子。

  最后,蒋胖子绞尽脑汁想了很久,想出这句口号。

  “别出卖我,别出卖我…”

  此刻,蒋进忠像鹧鸪,缩着脖子,小声念叨。

  徐辉祖坐在蒋进忠前面,听的一清二楚,扭头,见蒋进忠恨不得找个洞藏起来,不由笑笑。

  姐夫这群朋友、下属,都感受到姐夫在大明受的委屈。

  所以,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和办法,帮姐夫增强实力。

  大家很清楚,只有拳头够硬,才没人敢给姐夫摆脸子,让姐夫承受委屈。

  真的是为了姐夫。

  如果他们是为了自己。

  就会撺掇姐夫争储夺嫡,或者,打回大明!

  朱棣眼神渐渐软化。

  谭渊等人的好意,他岂能不知。

  可这种方法,并不好。

  他这样搞,下面就有人敢偷偷摸摸搞。

  就像父皇认义子,用义子控制军队。

  蓝玉、冯胜这帮人也敢跟着效仿。

  很多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方式不可取。

  出海后,他建立的势力,他就要绝对掌控,不会让任何人插手!

  大哥不行!

  父皇也不行!

  出海。

  就相当于分家了。

  只要大哥、父皇有需要,只要中原还需要他朱棣,他会义无反顾,倾尽一切回去帮忙。

  但父皇和大哥,决不能插手他的‘家务事’。

  他早有这种打算了。

  所以,这支军队,他自己设计了新式军服。

  全新军制。

  谭渊暗暗松了口气。

  朱棣微哼,“往后不要再搞这一套,我不用这套东西,我们出海发展,凝聚人心的,绝不是这套东西,而是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个美好理想…”

  建安初步试验,已经证明,这套东西是可以实现的。

  只要雍鸣以及后代子孙坚持。

  就一定能争取大多数人心。

  而且,这套理想,也可让四海之上,所有族群,最大限度忽视所谓族群之分。

  其中掺杂中原文化。

  十分有利于他推行中原文化,以及同化四海族群。

  有这么好的法子。

  他干嘛选‘吃他的饭,穿他的衣,拿他的饷’这种狭隘法子?

  梁道明竖耳听朱棣教导谭渊,不由闭眼苦笑。

  这位四皇子,野心勃勃啊!

  他该何去何从?

  所有人,直到此刻,才真正明白,朱棣的雄心壮志。

  谭渊激动捶胸行礼,“殿下,末将知道了!”

  用了很长时间。

  才把新式军服发放完毕。

  朱棣当即命令所有人,返回营中换军服。

  天才一住言情小说s23us

  临近中午。

  一队队士兵从营中走出,踩着整齐步点,在观摩台前重新列阵。

  “这…”

  “这也太威武好看了!”

  “这军服我见过,可没想到,穿在身上这么好看!”

  “姐夫,给我一套!”

  当将士们重新列队后,所有人纷纷惊讶起身。

  黑色厚实的劳动布,裁剪成分体式褂子、裤子。

  褂子大翻领,袖口配有纽扣,腰间一条宽黑色布制束带,把褂子束紧。

  下身裤腿,被布制筒靴束在靴子内。

  肩头军衔和大明军衔很像。

  红底剑式。

  不过没有星星月亮之类。

  用杠和三角金星区分级别。

  军制没有采用师旅团。

  而是采用清末新军军制。

  镇、协、标、营、队、排、棚。

  现在五千多人,勉强一个协的兵力。

  一个镇一万三千余人。

  将来,要建成两个镇。

  每个棚,正副2名,4名正兵。

  一个协,火铳手三千人,配刀。

  刀盾兵两千五百人。

  还有五百骑兵。

  他的新军中,直接取消了弓箭手。

  没办法,他装配不起。

  弓箭造价,比火铳都贵。

  而且,培养一个弓箭手的时间,也太长了。

  其实,等长管身火铳装备后,弓箭手在军中价值,就更弱了。

  没必要花时间去配置训练弓箭手。

  帽子是藤编蒙布‘飞碟帽’。

  没办法。

  他倒是想弄铁制头盔。

  实力不容许。

  这种藤编帽,就是让诸葛亮都吃瘪的藤甲工艺编织。

  浸泡桐油。

  五十步外,箭射不穿。

  刀也砍不烂。

  够用了。

  等冶铁进一步发展,再考虑铁制头盔吧。

  总之这套军服很不错,作战时,只要外披锁子甲就行。

  而且,他这支步军,只穿半身甲。

  全身甲太繁琐,影响步军灵活性。

  “殿下太偏心了!”

  俞靖小声嘀咕,眼红看着步军军服,恨不得现在冲上去,把谭渊的扒了,穿到自己身上。

  永昌侯、西平侯来福建后,他要能穿上这身军服,实在太牛气了。

  步军有,他们海军为啥没!

  朱棣听闻,转身笑着瞪了眼,“伱们也有!”

  俞靖这才咧嘴笑了。

  随后,朱棣一行人在大营用午饭。

  下午,还要观摩训练情况。

  期间。

  吕珍找机会,拉着叶文举来到僻静处,看看左右,确定无人后,郑重道:“老二,我准备向燕王坦白太子派遣锦衣卫笼络我们之事!”

  叶文举想都不想点头。

  今天所见所听一切,都太令人震惊了。

  现在说明情况。

  要好过,午后观摩训练后。

  现在诚意更大!

  随即,兄弟二人,就往朱棣方向走去…

无线电子书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