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002 志向

无线电子书    我在春秋当权臣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辛莫!”为了不让学生打瞌睡,师佗提高了音量:“诵黍离之篇。”师佗没有多说,只说了一道诗经中的篇目。

  辛莫暗道不妙,这老家伙要考自己啊。

  黍离之篇?诗经中的?

  这可…

  就在犯愁之际,一些关于黍离之篇的信息浮现在了辛莫的脑海中。

  前主是一个博学之子,精通三代典籍,这些知识早已经被如今的辛莫继承了。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辛莫背诵了出来,一边背一遍暗自揣测:“原来是这一篇,我好像学过啊…是东周一位大夫怀念西周时所作。”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师佗仰天长叹,不由得泪流满面。

  一时之间,那些学子们竟然也都掩面而泣,呜咽起来。

  “这…”

  辛莫被这场面惊呆了。

  难道自己方才的朗诵,如此动情,让大家都和写这首诗的那位大夫共情了?

  那我自己要不要哭呢?

  不哭吧,气氛都到这了。

  哭吧,那灭亡的西周跟我好像没多大关系。

  实在是哭不出来。

  况且,这里面有多少人是真心哭泣,又有多少人是为了讨得老师欢心呢?

  辛莫无奈笑了笑,摇了摇头,重新坐在地上,心思再度飘向了远方。

  师佗并未理会辛莫,看到众弟子和自己一样伤感,借此机会讲述了西周时的荣光。

  “只说这辟雍,本就是天子所设之大学。辟雍分作“五学”,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居中则为‘辟雍’…五学有水泽相拥,鱼游鸟栖…”

  师佗所说,是西周时的“辟雍”,那是正儿八经的国家级学府,自然十分气派。

  可是如今,这里不过是在一片废墟之中开辟的学堂,保留了“辟雍”的名字而已。

  在“辟雍”求学的国子们,早没有了王族和诸侯们的公族子弟,这些大贵族家中有私学,很少来这里。

  如今在这里上学的,是一些普通卿大夫的家族子弟。

  在辟雍中学习一些规章制度,以便日后在周王室的朝廷中混个一官半职。

  唯有在辟雍举行大祭、射礼等等活动时,那些王子、公子才会来到这里,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才能。

  师佗的话语,让众多学子们一阵沉默,似乎看到了全盛时期的“辟雍”,与此刻截然不同的景象。

  “诸君,下月末将举办射礼,射礼之后诸君将进入朝中,为天子效力。今日我们不再授课,老朽想与诸君促膝而谈。”师佗盘膝坐下,这代表了他和众多弟子此时是相同的地位。

  弟子们这才收起了悲哀的神情,开始小声地议论,探讨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

  春秋之时,国人们一向不怕公开阐发自己的观点。

  那时候各个国家、城池都设有“乡校”。

  农闲之时,国人们就聚集在乡校中对国事、政事发表看法。

  这是国人的权利,也是国人的义务。

  辟雍作为最高的学府,自然也将“国人议事”这种传统带到了学校。

  毕竟这些国子日后都将进入朝中,他们是正儿八经的贵族,自然要参与到这种事情当中来。

  “诸君在辟雍所学三年,马上就要为朝中官员,为师想知道,诸君为何在此学习?”师佗问道。

  为了什么在这里学习,也就是询问各人的志向。

  这算是师佗给众多弟子,出的最后一道考题。

  辛莫心思一动,立马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师佗是想看看各人的志向,对众人做出评判吧!

  这可是个好机会!辛莫心中暗道。

  师佗虽然只是一名上士,但是他学识渊博,名声在外,王畿内外很多诸侯都曾请他出仕,用后世的话说,他是一位“名士”。

  辛莫明白,自己如果按部就班,最多只是继承父亲在内朝的职务,成为一名小小史官。

  可是若能得到师佗这样名士的“举荐”,那么他就会得到朝中大人物的注意,他的仕途绝不会限于一名小小史官。

  既然到了这个时代,自然要搞出一番名堂,绝不能庸庸碌碌地当个小吏,了此残生。

  其它的学生,也明白了师佗的意思,都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回答。

  “我所学六艺,以射、驭为主。我父乃是虎贲之士,我自当跟随我父,为天子车前之卒,决战沙场、扫除贼寇!”

  一个看起来虎头虎脑的少年,瞪圆了双目,最先开口。

  “呵呵,不愧是荣氏后人,果然有乃祖之风!”师佗忍不住赞叹:“你的射术、驭术皆为佼佼,但是若想统兵御敌,光是射箭、驾车还是不够的,你一定要苦习司马法,有不明白之处,就向你的父辈、族老请教。”

  “荣岳明白!多谢师佗指点!”

  荣岳十分干脆,颇有大将之风。

  接着,又有一名少年拱手行礼,准备发言。

  他没有荣岳那般直接,行了礼之后,思索片刻,方才说道:

  “我凡氏乃周公之胤(后代),历代凡氏君子,皆以善于谏君之过、谏君之失。故而我之所学,自然要赓续先祖之德,行君子之事!”

  少年说完,师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当年厉王失德,凡伯作诗‘板之篇’讽刺之,看来凡君也有此志,真君子也…”

  显然,凡氏君子凡乜得到了师佗的赏识。

  “这两个家伙,关键时刻还挺会的。”辛莫心中暗道。

  荣岳和凡乜,算是辛莫的死党,在记忆之中三人一向走得比较近。

  这或许和三人如今的家族,都已经衰败有关。

  其余的弟子,也都纷纷说起了自己的志向。

  无外乎当好朝中职务,为天子效力。

  亦或者管理一方土地,为天子管理民众之类。

  就在众人说的差不多时,之前打了辛莫小报告的那名少年站了起来。

  “师,我觉得诸君所言,皆不过是黄口小儿之浅见,皆非我等当行之道。”那少年一脸的倨傲,对之前众人的发言颇为不屑。

  “哦?那请成君说一说你的志向如何。”师佗微笑着对成氏少年成灮说道。

  “君子生于天地之间,当立不世之功,此方为大志向!如今王室衰微,奄奄一息,朝中大事,皆由刘公、单公定夺。实不相瞒,我在刘国已经谋取职位,此方乃宏图大道。岂能如小儿一般,守着这破旧的狄泉城,当一名虎贲之士,或者庸庸小吏,如此安能建立功业?!”

  刘国?

  听到成灮说出了自己日后的去向,众人默不作声。

  刘公乃是畿内诸侯国刘国的国君,同时更是周王室三公之一的太宰。

  当今的天子,就是被刘公、单公拥立的。

  刘公刘蚠就是周王室如今的实际控制者。

  这样的机会,并非谁都能得到的。

  成灮的志向,很功利,也很现实。

  现实的无人能反驳。

  就连师佗也只能轻叹一口气,无力辩驳。

  “哈哈哈哈!”就在这时,辛莫突然放声大笑。

无线电子书    我在春秋当权臣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