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194.两种父子,星空下的箴言

无线电子书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今年什么时候回来,单位通知了吗?”

  老李拿着电话的姿势很老派,坐在沙发上抻着左腿,远远看去像个小老头。

  眼见进入十二月下旬,每年一到这段日子,安妈就忍不住希望时间再过快点,因为快过年了,儿子要回家了。

  自从李安考上大学之后,大一大二还好,一年能回来两次。

  可从他上大三开始,他以留在学校附近打工为由,暑假也不回老家了。

  算上今年已经五年了,这五年,老两口只有每年过年才能和儿子面对面坐着聊聊天说说话。

  今年李安说工作忙有演出,年初三才回来,接着没过到十五就又走了。

  做父母的,自然是不希望因为团聚的牵绊而耽误儿子工作,可说不想和儿子多在一起呆几天是假的。

  这不又到年底了,安妈早晨听小区里的一个朋友说她家女儿已经订回家过年的车票了,所以晚上寻思给李安打个电话问问票的事。

  电话开着免提,只听里面呼呼的像是在刮风,“现在还不知道几号放假,回家估计也得年前了吧。”

  安妈一听凑近话筒道:“我和你爸给你打电话就是让你提前关注着点火车票,别到了跟前买不上票。”

  “我们不着急。”

  老李跟道:“就是,你看着点票,过年的票不好买。”

  电话里,“嗯嗯,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们干嘛呢。”

  安妈:“我们看电视,你爸正用你给他买个那个频谱仪烤腿呢。”

  听着电话那头老母亲的笑声,李安咧了咧嘴,“效果怎么样?”

  接着电话里没有了动静。

  “说啊,儿子问你呢。”片刻老李的声音才传出,“好着嘞,好东西。”

  安妈接过话又说:“行了不说了,你快忙你的吧,忙完早点回家,牛肉酱快吃完了吧。”

  说着不说了,老母亲又问了一句。

  “还有一半,年前肯定吃完了。”

  安妈:“你就吃吧,等你过完年回蓉城我们再给你带。”

  挂了电话李安装起手机重新裹紧围巾朝着马路对面的酒店绕去。

  说说也是,这马上就过年了。

  过年回家这件事,他心里总是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别扭。

  想想那些三姑六婆二舅四叔的,李安就有些头大。

  但也没办法,这是你的家啊。

  回到酒店李安没有上楼,直接来到酒台接着昨天的内容看了起来。

  不时的拿出手机对着书页上的内容拍照进行资料保留,不是他不想给自己买一本,是这书他在网上搜了,根本没有。

  忽然一条微信发来,是季洋的。

  ‘老师,今天林老师狠批了我一顿/呲牙’

  挨训了还笑,看来没问题。

八万一:你怎么惹她了  半小时前,小季从林幽幽的住所出来上了季成光的车没一会就睡着了。

  这一段每天都过得累累累累,虽然充实,但累是真的累。

  不管在哪,只要能靠着或躺着,她就能一秒入睡。

  随时补充精力。

  这一觉睡醒之后她像是睡了好几个小时似的,精神特别好。

  接着第一时间就给李安汇报了今天的课程。

  林老师凶起来是真的挺吓人的,因为两处指法一时间改不过来,她就被训了。

  八万一:那现在改过来了吗?

  洋洋洋洋:改好啦!

八万一:看来是我一直对你太客气了  洋洋洋洋:嘿嘿,老师我到家啦,准备练琴啦!

八万一:不累吗?休息一会儿吧洋洋洋洋:车上睡了一会儿,这会精神特别好八万一:行,那就加油干  看到季洋的信息李安放心了,看来这药水还挺见效。

  神奇。

  终于到了学派介绍了。

  俄派钢琴四大家,各有千秋。

  作为四派之首,其学派表演风格极其注重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

  演奏者需要从音乐中剥丝抽茧,找到作品的精神内核,然后展示给听众。

  该学派将表演者当多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媒介,所以非常注重演奏者的表演过程。

  关于这个学派,李安并不算太陌生,从前就有所耳闻。

  而康斯坦丁.伊古姆诺夫学派对于他来讲就陌生了许多,但其核心内容却让李安极为感兴趣。

  该学派的主题格调是以抒情主义为主,伊古姆诺夫在俄国被称为“真正的抒情钢琴诗人”。

  伊古姆诺夫学派主张在诗和画当中寻找音乐形象,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演奏者的首要任务是抒发情感。

  其学派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其对钢琴音色的理解和认识。

  李安来来回回仔细分析了好几遍这一章节的内容,内容虽不多,但每句话对他都有着启发。

  ‘声音发出后要注意倾听声音的延续,要从根本上避免和消除敲击的声音。’

  说道这个敲击键的声音,他今天晚上还在几处弱奏练习的地方专门留意。

  但是并没练出什么成绩。

  ‘发力是在下键的一瞬间开始的,而不是在下键之前开始的。’

  而这句话就给了他不小的提示,这是一个意识问题。

  一边看着书,他左手一边在酒台上尝试着去找落指一瞬间去发力的感觉。

  如果此刻有台琴。

  他抬头向安静的橱窗望去,接着拿着书起身来到前台。

  询问得到肯定答复。

  “可以啊。”

  前台小妹笑起来有点甜。

  来到橱窗前的sk5,李安拍了拍屁股,然后落座。

  结合着晚上的练习和此刻脑海中的想象,他先摸了两组慢速的音阶。

  这音色好赞。

  有种镁光照射下的华丽色泽。

  不过他知道这和他没关系,纯粹是钢琴带来的加成。

  ‘发力是在下键的一瞬间开始的,而不是在下键之前开始的。’

  眼前再次飘过这句话,李安这次双手手腕起的手势比刚才抬的低了大约五毫米。

  下键。

  双手落下在感觉要碰到琴键那一刻他才将意识集中在指尖。

  像是带着“嗡”的一声噹响。

  一瞬他像是悟了。

  这感觉太玄妙了。

  接着再试一次,不对!

  再试,不对!

  再试,不对!

  连着试了七八遍,再没有出现刚才哪种嗡响的感觉。

  李安:...

  刚才是瞎猫碰见死耗子了?

  李老师不服了。

  接着一变又一遍,就只弹音头。

  很可惜。

  再没让他碰着过一次。

  耳朵和手指都有点麻木了。

  感到了心中渐渐升起的急躁,他收起双手轻吐一口。

  打消了继续尝试的念头。

  回忆了一会刚才第一遍的演奏,他就坐在钢琴前翻开书继续看了起来。

  他打算等身体放松下来,一会儿再试试。

  接着伊古姆诺夫学派,李安翻到了第三个学派。

  戈登威泽学派。

  该学派的特点之一在于带有明确目的性且音乐内容丰富的炫技演奏。

  在对于“细小技术”中的快速经过句弹奏和训练方法上,有着一套独特的体系。

  至于什么独特的体系,书里没有详说。

  所以李安只能眼巴巴的馋一馋介绍中的“细小技术”,遗憾的再次翻页。

  终于到了最后一个学派——萨米尔.费因博格学派。

大概是因为意外得到了残缺笔记的原因,大概是心中有那么一点点江湖武侠的情怀,李安总是隐隐有感觉自己像这个学派的外门弟子  此刻眼前一行行印刷字迹给他一种正在看门派介绍的感觉。

  费因伯格学派的特点在于对钢琴演奏艺术客观的态度,主张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演奏。

  此学派极其重视个人情感的表达,在不改变作曲家本意的情况下自由宣泄情感和思想。

  结合笔记里那句‘钢琴演奏需要同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火热的心灵,二者缺一不可’,经过这几个月来的练习,李安如今对于这个学派的特色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用他的话说就是拒绝墨守成规。

  说来这和他的性格多少还是有些出入,但也无妨,没有哪条规定指出性格沉稳的人就不能在艺术表现上张扬。

  只是眼下没有更多的练习方法。

  眼睛有些疲倦了,李安合起书放到一旁。

  根据四个学派的介绍,他觉得安娜塔西亚大师应该是出自。

  对方指下的K271就很具有艺术形象特征。

  加油吧。

  一句自勉,李安接着抬手练起了音头。

  投入的练习让他暂时忘却了外界,中途X老板回大堂拿笔记电脑他都没有注意到。

  倒是老板注意到了钢琴上的书和李安正在练习的内容。

  音头这种事啊,他曾经也遇到过不小的难题。

  想解决,光靠练可是不行的。

  到了和陈璇约定的11点,李安从钢琴起身准备上楼睡觉。

  路过前台时,前台的小甜妹问他明晚会不会来参加沙龙活动。

  “什么沙龙”没人和他说啊。

  小甜妹指了指墙上的二维码。

  “谢谢。”

  扫码进群,李安接着上了电梯。

  大致翻了翻。

  挺有意思。

  吉格钢琴沙龙。

  每期一个钢琴主题,大家一起线下谈论研究,表现优异的还有赠谱拿。

  最新群公告显示,明晚的主题是“一百种音阶弹法大挑战。”

  这个听着就有意思。

  明天再说吧。

  回屋冲了个澡,李安和陈璇打了会视频电话便被对方催促放下手机睡觉。

  放下手机闭上眼,五分钟后他翻了个身。

  又五分钟后他又翻了个身。

  辗转反侧,究竟什么时候睡着的他也不知道。

  距离第三轮晋级结果公布只剩十几个小时,他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淡定。

  18号李安一早来到吉格艺术长廊,日常练琴,看起来似乎并没有被下午即将出炉的成绩而影响到。

  先音阶,然后练习曲,最后是三轮的告别。

  中午正准备出去吃饭,一出门便遇到小鱼背个包,悠闲地朝着艺术长廊走来。

  “挺淡定啊李老师。”

  小鱼见李安一点欧不紧张。

  李安笑了笑,没说什么。

  小鱼告诉李安老汤他们一群人从上午开始就在酒店大堂里玩狼人杀,说是等比赛结果。

  “其实想想也确实挺刺激,104进12,你觉得你有多大把握?”

  李安淡定道:“不好说,二轮听下来感觉厉害的人太多了。”

  小鱼撇嘴:“自信点,你也是别人眼中厉害的人,刚才还听他们说到你,说你肯定能晋级。”

  这李安还真没想到,笑说:“但愿吧。”

  快速吃完饭,李安回来的时候又碰到了小鱼。

  “你还练啊?”

  “闲着也是闲着。”

  望着李安匆忙的上楼背影,袁小鱼心里更期望李安能晋级了。

  最近这段时间混迹在酒店的这群选手里面,李安和其他人不一样。

  因为对方已经工作了,同样作为钢琴老师,她清楚步入工作之后的生活是怎样一种状态。

  远不能和那些还在象牙塔里的人相比,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就说她吧,即便借着她师父的光拿到了年后亚洲青年钢琴邀请赛的名额,她也没有李安这股练琴的劲头。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一点开始,李安大约每练1个小时刷一次大赛公众号信息。

  从四点开始,他拿起手机频率变为半个小时。

  到了六点半,窗外的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华灯初上,公布时间已经迟了足足一个小时了。

  此刻他仿佛回到了17岁,那个等待艺考复试成绩出来的傍晚。

  也是冬天,他和他爸挤在一间小旅馆里。

  只不过此刻只有他自己。

  “应该可以的吧。”

  他喃喃自语着,眼神里终于出现了一丝焦虑。

  尽管二轮比赛之后的这几天他总是对自己说,没关系,放轻松,比赛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但是,但是谁又甘心自己的努力不能得到肯定和回报呢。

  二轮比赛他有认真听过,除了梁秋雨吴复生那几个天之骄子外,他真的不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差。

  尽管他一直都知道,走钢琴演奏这条路,对于大多数天才都是件奢侈的事情。

  他不是天才,但就这一次,在这样一个只能在国内算专业比赛的比赛中,他想要一个第三轮的晋级名额。

  一口气上来,他有些激动,忽然喘了几下。

  不论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原主,他想为两人毕业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过完年他就26了。

  同一时间,大多数认为自己有望晋级的选手都处在焦急的等待中。

  不止一个人在想,二轮比赛结果还没讨论出来吗?

  不止他们在想,林幽幽不时拿出手机看一看。

  季洋停下手:“林老师,还没出来吗?”

  林幽幽点点头,刚才他还接到了魏老师的电话。

  电话里老师也很着急。

  昱东排练厅。

  陈璇的手机就在谱架上,从排练开始她只要停下手就刷一下。

  中场休息,秦勇几人也关心问。

  陈璇正说着,孙雨曼的大拇指一松,手机屏幕上忽然刷出一条新咨询,忽然叫道,“出来了!”

  众人一惊都围了上来,陈璇顾不上再看自己的手机,凑近只见——

第十八届星海杯全国钢琴大赛公开青年组第三轮比赛选手详情  孙雨曼点击进入。

  引入眼帘的是两名海外选手的介绍。

  “还真有外国人来参加。”

  接着她急速下拉。

  梁春雨的照片第一个出现。

  “晦气!”

  没有片刻停留,连着划过八个选手之后依旧没有看见李安,她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陈璇缩在毛衣袖口里的拳头越攥越紧,她相信李安一定可以。

  第九个,不是。

  第十个,也不是。

  第十一个了,林幽幽皱起了眉,一旁季洋害怕的想闭上眼。

  最后一个了。

林幽幽轻轻再次下划  肩膀不经意一垮,心中说不出的沮丧。

025号参赛选手贾斌,燕京音乐学院推选,第三轮表演曲目,贝多芬G大调第25号钢琴奏鸣曲Op.79,杜鹃  十二个晋级名额。

  没有李安,她一直在数。

  就在这时季洋伸出手向下又划了一下。

  秦勇叹:“特么和开奖是的。”

  “安哥牛逼!!!!!”

  许宏信再也忍不住了,妈的比,“我就说安哥肯定没问题!!!”

  躁动的排练厅里,多云转晴,阳光明媚。

  “恭喜咯小米”

  孙雨曼也松了口气。

  陈璇脸上轻轻一笑,略显平静道:“谢谢咯。”

  随即松开了拳头,她手掌上的四个深深的指甲印或许明天都好不了。

  孙雨曼的手机屏幕最下方正显示着。

066号参赛选手李安,甘省音乐家协会推选,第三轮表演曲目,贝多芬降E大调第26钢琴奏鸣曲Op.81a,告别  吉格钢琴艺术长廊,二楼3琴室。

  “谢谢。”

  李安此刻后背已经湿透了。

  平静的放下手机,他轻轻的坐了下来。

  他已不在乎为什么自己排在二轮参赛选手里的第十三顺位。

  此刻他脑海里只有一件事,是时候该做一场好好的告别了。

  他转头望向窗外,望向比星空更北的北方,不知觉间,缓缓湿了眼角。

  耳边像是响起小旅馆里那声沙哑的鼓励,“我儿子能行。”

文学网

无线电子书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