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六章:会见

无线电子书    我大哥叫李定国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刘进忠亲自接见了窦十五,甚至,执礼甚恭:

  “罪臣刘进忠见过天使,此生能得天使容颜,罪臣纵死无憾!”

  刘进忠匍匐在地,向窦十五请罪道。

  “哈哈,将军说的哪里话,将军能够弃暗投明,便是大幸,某来的时候,我家侯爷已经有言在先,只要将军投正,过往一切,既往不咎!”

  窦十五一把将刘进忠拉了起来,亲手拍打着他膝盖上的灰尘,开口道。

  两人都是军中悍将,自然知道对方的话语不过是一个台阶罢了!

  这两人说了一阵场面话,刘进忠将府邸内最高的两栋房屋,安排给了窦十五众人住下,甚至,更是以贵宾之礼,邀请窦十五带着他的亲信,在宴会上上座。

  寿宴很是热闹,更是邀请了好几处戏班子。

  这个时代,还没有京剧这个剧种。

  此时的戏班子,以徽班、汉调、昆曲、秦腔为主。

  历史上的京剧,实际上是清朝中期的产物。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

  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刘进忠邀请的,却是昆曲。

  在这个时代,昆曲是最具有表现力的戏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后世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元末明初14世纪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

  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着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浩大的城守府内,很是热闹,丝弦铮铮,快班吧嗒,锣鼓声韵,戏台上那别具一格的唱法,只让人目不转睛。

  就在一片祥和之中,却是没有人注意到,在城门处,去而复返的沈瑞,乘着十六人大轿,身后跟着几十个兵卒,正在朝着城门而来。

  而潮州城因为刘老太爷的大寿,使得刘进忠下令暂停收取入城税。

  城门吏正待上前检查,却见沈瑞已经探出头来。

  “原来是续顺公,小的多有得罪了!”

  城门吏连连弯腰作揖。

  “无妨,我这轿中却是无人的。”

  沈瑞笑呵呵的开口道。

  “公爷,得罪了!”

  小吏说了一句告歉,然后掀开轿子门帘,正要探头检查。

  哪知道下一刻他脖颈一凉,只觉得一股寒气已经抵在了自己的嗓子眼上。

  “进来!”

  城门吏大惊,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这才发现,原来沈瑞的轿子里,竟然藏了四五个悍卒,甚至,一边更是放着上白杆火枪、弓箭、腰刀等物。

  “公爷饶命啊,小的只是混口饭吃,我什么都没有看见!”

  城门楼嘴上哀求着,身体却是顺从的走进了大轿内。

  “你这小儿,却是好生不知好歹!”

  沈瑞冷笑一声,手腕下压。

  用刀子顶着城门吏的亲信,已经伸手扭断了小吏的脖子。

  “加快速度,赶紧进城!”

  沈瑞看着脚下还在抽搐的尸体,下了一个命令。

  而值守城门的士卒,正在诧异自家百户怎么进了公爷的轿子检查,哪知道,跟随在轿子周围的沈瑞亲兵,已经一脸带笑的走向了他们。

  “咔嚓,咔嚓!”

  这些士兵,靠近了毫无防备的城门守军,还不待对方反应过来,已经伸手扭断了他们的脖子。

  续顺公沈瑞进城,道路上的百姓士绅,早已被阻拦在了很远的地方。

  此时急着进城的百姓,却是看到一行行军卒,朝着城内进入,甚至,还有凶神恶煞的清兵,驱散了他们。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百姓们诧异不已。

  沈瑞带领的士兵,控制着城门,涌入了城内,而锣鼓喧天的城守府,还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续顺公到!”

  门口,老管家大声唱喏一句,然后亲自陪着沈瑞进入了城守府。

  “公爷见谅,我家主人正在招待贵客,多有怠慢,多有怠慢!”

  老管家忙不迭的道歉道。

  “无妨,我与刘兄,乃是多年故交了,来这里,我就像是进了自己家一样随便!”

  沈瑞笑呵呵的带着护卫,踏入了城守府的门槛。

  而他的身边,竟然跟随着百十个亲兵。

  这明显是不符合朝廷规矩的,只是,老管家已经忙糊涂了。

  按照惯例,像沈瑞这样的大佬到来,刘进忠是需要亲自出面相迎的。

  甚至,还需要走出院门迎接。

  然而,此时的刘进忠正在陪伴窦十五,而刘进忠的儿子又太小,并不能独立迎接客人。

  老管家知道自己是不够级别的,他硬着头皮迎接,早已忐忑不已。

  再说了,自家知道自家的事情,他作为刘进忠的老管家,却是刘家的心腹的,自然知道这个时候,主人正在陪伴的,可不是什么贵客…

  诸番事情凑到了一起,老管家竟然忽视了沈瑞带领的护卫,超过了规定的一半之多!

  沈瑞迈过了照壁,却是驻足不前了。

  “国公爷,请这边来!”

  老管家开口数遍,却见沈瑞依旧是仿佛正在观看那一个照壁一般。

  照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

  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外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

  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

  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

  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

  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无线电子书    我大哥叫李定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