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314章

无线电子书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马融门徒上千,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其中优秀者亦达五十人以上。

  且马融为人比较骄贵讲究,派头十足,虽然门徒众多,但他只亲自面授少数天份高者,其余学生则由这些人转相授业。

  由于郑玄年纪比较大,性格又沉默寡言,不喜欢炫耀,投学门下后,三年不为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都没见过马融。

  但郑玄并未因此而放松学习,仍旧日夜寻究诵习,毫无怠倦。

  某次马融与其高足弟子一起演算浑天问题,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自解,便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于是就把他召去相见。

  结果郑玄当场就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且思维敏捷,使马融与在场的弟子们都惊服不已。

  马融对卢植叹道:“吾与汝皆不如也!”

  自此以后,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郑玄更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老师求教。

  对于篇籍的奥旨寻微探幽,无不精研,终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次马融退隐,特地向刘志推荐了他。

  对于郑玄,刘志前世便略知一二,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和数学家。

  可惜生不逢时,一辈子都穷困潦倒,灵帝时还因为杜密曾经推荐过他,受到了“党锢之祸”的连累。

  从此之后,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都被压制,不许出仕。

  但他声名显赫,许多士子都投身他的门下,郑玄潜心著书立说,开创了“郑学”。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了经学注释,使得汉代以来五花八门的各种注释都被废除,成为“天下所宗”。

  郑玄是真正的名士和文人,一生多次受召,却拒不接受,甚至献帝许以大司马都被他拒绝了。

  他的气节和操守受到世人的尊重,连黄巾起义军都对他推崇备至,史载乱军“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

  因此他坐镇的高密县,成为中原唯一没有受到兵灾洗劫的地方。

  当时人称郑玄“著书满家,从学数万”,后汉书也对他十分推崇,后来的清河崔氏,东莱王氏,山阳郗氏等世家大族,都曾向他求学。

  马融的弟子虽多,但出名的却只有郑玄和卢植两人。

  而卢植之所以出名,一来是因为他推荐了郑玄,二来是因为他门下出过刘备和公孙瓒。

  若是单论学问上的成就,卢植要比郑玄差远了。

  刘志将郑玄召入中德殿,与他倾心交谈。

  太傅马融虽然满腹经纶,但对于刘志来说,思想却过于陈旧,与他并不合拍。

  但郑玄却不同,他飞速成长的年代,正是刘志用各种科技和理念改变大汉的时代。

  再加上古罗马学说的引进,使得大汉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这是个思想观念迅速脱变和融合的时代,刘志对于各种哲学观采取了相当宽松的政策。

  虽然儒家学说的主流地位并没有动摇,但却掺杂了许多其他的内容,比之从前要显得更灵活多变。

  刘志目前并未立太子,几个公主和皇子都在一起上学,李膺、陈蕃、杜密、王畅等等都会抽时间去上课。

  对于太子太傅的人选,他很看重,未来的王朝接班人,可以不是最聪明能干的,但思想却必须开放,能有容人之量。

  所以,一个开明而善于因材施教的老师,就显得至关重要。

  郑玄的才学肯定是够格了,但作为儒家正统大师,他的思想观念会不会过于传统守旧?

  这才是刘志最关心的问题,如果这一点上他达不到要求,哪怕才学再高,他也不会选择。

  毕竟,太子未来不需要当个经学大师,只要通情达理就够了,他更需要的是御人之道和治国良方。

  郑玄的外表很朴素,一袭青灰布衣,干净而整洁,面容沉静,气度雍容,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

  果然很有大师风范,与他的老师马融的精致优雅相比,完全就是两种极端的风格。

  “听说康成有意注释《毛诗》和《尚书》,所用皆为古文,不知你对今文有何看法?”

  东汉时期用的是隶书,但隶书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了东汉晚期,已经开始了楷书的雏形,而且渐成风尚,当时的文人们,将古老的隶书简称古文,对于新式文字,称之为今文。

  以马融为首的旧派文人,坚决维护古文,反对今文的流行,所以对于古文和今文的态度,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是否开明先进。

  郑玄施了一礼这才答道:“玄之所以用古文注释,是因为受恩师所托。

  至于今文,本就是文字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古文相比,更符合天道,词汇量也更丰富,能够准确表达意义。”

  这个答案,让刘志很欣赏,也说明郑玄并不像他老师那般迂腐。

  “康成注释先贤之作,若遇有争议而难以决断之处,又当如何?”

  刘志的问题比较刁钻,无论怎么回答都难以让人满意。

  略一思索,郑玄便轻松答道:“先贤之书人间行久,义或宜然,故不复定,以遗后说。”

  意思就是说,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拿不准的就不强作结论,以免贻害后人。

  博闻、阙疑,慎言其余,这就是郑玄治学的态度,也是他教育学生的态度。

  此种务实的做法,深得刘志的赞同,作为一名老师,最高明的做法不是强行灌输自己的理念,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掘。

  接下来,二人就君臣之道,治国理念等等,交换了意见。

  郑玄举止有度,礼仪完美,是个谦谦君子,但同时他也是个自傲之人。

  可以说刘志在考察他的同时,他也一样在观察皇帝,要说古代文人最大的理想就是著书立说,但郑玄就真的清高到不愿意出仕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他之所以在汉末没有进仕途,主要还是因为世道太乱,而且几任皇帝都是昏庸无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正直无私的儒家大师,并不会为了仕途而谄媚惑上。

  这几年通过种种治国之策,郑玄对皇帝刘志,也有了个大体的印象。

  首先他绝对不是个昏君,不然的话也不能把大汉治理得如此富强,但他在某些方面很矛盾。

  有时候独断专行,完全不理会朝臣们的意见,有时候是兼容并蓄,明智开化。

  他的种种决策,郑玄并不十分赞同,但又不得不佩服,所以当老师推荐他出任太子太傅时,他还是决定先受召与皇帝见一面再说。

  很显然,二人的这次会面,气氛比较愉快,第二日,刘志便宣布了正式任命书。

  郑玄也没有推脱,立即就走马上任。

  皇家的四位王子,最大的刘维已经十三岁了,个子都快与刘志一般高,早已是个翩翩少年。

  他的容貌偏向母亲耿显,身材颀长,五官却平平,性格中庸,既不过份开朗,却算不上安静。

  不过他天资聪颖,从小到大读书都比较厉害,这一点可能也随了他的母亲吧。

  次子刘震的外祖家当年造反被满门抄斩,母亲苏婕妤打入冷宫,没几年便郁郁而终。

  刘震后来与田觅的女儿,舞阳公主刘袖一起,一直养在郾太后的永安宫。

  他比刘维小一岁,如今也是个半大少年,风度翩翩,性格比较沉默,老成持重。

  读书的天赋不及兄长,资质平平。

  三子刘瑾和四子刘瑜,是皇后所生的双生子,今年才六岁,年龄虽小却也聪明伶俐,很是招人喜爱。

  三个女儿中,长女刘华文武双全,天资过人,次女刘袖与刘维同年,也是十三岁,是个典型的淑女,喜欢刺绣女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小女儿刘颖今年十二岁,容貌清秀,在所有的孩子中,最没有存在感,是个特别容易害羞的小姑娘,总是默默无闻。

  公主皇子们上学并没有分开,都在宫学之中,只是在不同的教室里,刘志也没有特别规定,必须要上些什么课程。

  基本上都是随便老师安排,他从不干涉。

  偶尔他也会检验一下他们的进度,看看都学了些什么知识。

  双胞胎如今还小,完全就是启蒙阶段,看不出来什么,不过刘维的确博闻强记,经学、算学甚至格致学都不错。

  只是个性过于争强好胜了些,不过他这个年纪,难免有些性子激烈,算不得什么大毛病。

  刘志对于几个儿子都差不多,管理得比较严厉,他可不想自己的孩子未来跟刘悝兄弟俩差不多。

  郑玄就任之后,先花了一段时间,了解他们的性格和进度,这才慢慢地因人制宜,分别教导。

  一段时间之后,刘志特意趁着过年家宴的机会,对几个孩子的进度进行了考察。

  他发现郑玄的教育卓有成效,这成效主要不是表现在知识的积累上,而是对于自我性格的开发和认定。

  譬如性格有点小激进的刘维,就在积极向上和偏激之间找到了合适的平衡点。

  从而将本身不太讨喜的性格,立马变为蓬勃有朝气。

  还有将责任感看得重于生命的长公主刘华,也开始思考个人命运与家族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性格有些过于伤春悲秋的小淑女刘袖,也开始慢慢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大境界。

  少年老成的刘震,也明显的变得开朗了不少。

  怯懦羞涩的刘颖,居然敢跟他这个父亲撒娇了。

  两个调皮捣蛋的双生子,居然也能静下心来,开始认真读书。

  这些改变都是显而易见的,让刘志深感欣慰,一个优秀的教师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不外如此了吧。

  看来这个太子太傅,他真的没有选错。

  太子太傅的官阶并不低,只是没有实权,将来若能辅佐太子登基,便是妥妥的太傅,一品大臣。

  而且这种伴随着太子一路成长的太傅,可与马融这种半路为师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般都能够得到新皇帝的尊重与依赖,可以参与到国家治理和国策制定中去,是绝对的大权在握。

  其职权甚至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所以这个人选的道德品质十分之关键,关系到未来国家的走向。

  郑玄的个人品德,早已经受过历史的考验,这一点毋庸置疑,刘志也很放心。

  鉴于东汉历代帝皇寿命都比较短暂,朝中已经隐隐约约开始有声音,希望他能尽快立储。

  历史上桓帝刘志寿命也不长,只活了三十六岁,而他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

  可刘志却不相信自己会重蹈覆辙,毕竟这些年医学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而自己又十分注重养生和锻炼。

  相信即便不能活到七八十岁那样的长寿年龄,最起码也不会三十多岁就英年早逝吧。

  孩子们年纪还小,现在就立储的话,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何况暂时也看不出来谁更合适。

  一国之君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他喜欢谁就立谁,还是要看谁更适合站在这个位置上。

  因为年中举行过大庆典,所以建宁六年的元日大朝贺,一切从简,只有留在京师的外国使臣参加。

  常规赐宴之后便各回各家去了,刘志在永安宫举行了家宴,一大家子几十口聚在一起,甚是热闹。

  这种情况在现代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古代宗族观念十分重,父母在的话,儿子都不会分家。

  往往普通人家也有十几口人,遇到人丁兴旺或者家中老人高寿的,三四十口聚会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这时代的人观念不同,做人讲究顾全大局,因此家庭矛盾并没有后世那么尖锐突出。

  年节时候更多的是其乐融融,尤其是老人家,最爱看到一家子相亲相爱了。

  汉代是一个非常尊崇孝道的朝代,在刘志开展科举考试之前,进仕途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举孝廉。

  所谓的“孝廉”,从字面上理解便是孝顺和廉洁,由此可见“孝”在汉代观念中的地位。

  由于过度尊崇孝道,甚至导致观念已经有些畸形发展,二十四孝中,有好几个故事就发生在汉代。

  尤其是郭巨埋儿,这样的孝顺故事,让现代人读来不寒而栗,但在当时居然是孝顺的典范。

  刘志本人也十分孝顺,但他却反对这样残忍畸形的孝道。

无线电子书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