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火爆

无线电子书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在介绍总主编的最后写到。

  为了阅读方便,《时代周刊》将在文中引入十种标点符号。

  这十种标点符号的图形及其名称分别是。

。句号,逗号;分号、顿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括号《》书名号  然后就是简单明了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冯明惊出一身冷汗:“标点符号?”

  为了阅读方便,《时代周刊》将在文中引入十种标点符号?

  冯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公子允要闯大祸了。

  文章是神圣的,怎么能在其中加入怪异的符号?

  “这竖子恐怕是要捅破了。”

  冯明先生预感到诸子百家的下读书人都会声讨公子允。

  冯明先生强迫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想看看公子允到底是怎么在文章中加入‘标点符号’的。

  冯明先生看到第一页的正面。

  ‘目录’二字映入了冯明先生的眼前。

  目录?

  这公子搞出来的东西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冯明先生也没有细究下去。

  他接着往下看。

  ‘时代人物:冯明先生’

  ‘连载(一):《西游记》’

  ‘趣味学识’

  ‘故事汇集(一):《陆凤传奇之凤舞九》’

  ‘心灵鸡汤’

  ‘连载(二):《新月传奇》’

  ‘广而告之’

  ‘走进生活(一):易由子大师教你做菜’

  ‘风趣一刻’

  ‘动漫世界:《风云雄霸下》’

  ‘走进生活(二):妆容与心情的选择’

  ‘故事汇集(二)《白娘子传奇(上)》’

  冯明先生浏览了一下目录,还是不知所然。

  这真是‘时代人物:冯明先生’的文章。

  皇甫长允静下心看了起来。

  这登载的是皇甫长允对冯明先生的采访文章。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皇甫长允写的,在采访的时候古书桓就负责记录。

  最后这一篇文章也是古书桓写出来的。

  这片文章写了冯明先生的一些故事,从出生环境到拜师求学,然后就是冯明先生的成名成名事迹。

  在这片文章之中还介绍了冯明先生作为一代侠儒他所宣扬的儒家理念。

  但是在这片文章之中,皇甫长允也夹杂了一些私货,那就是关于冯明先生的八卦趣闻。

  皇甫长允加入一些无关大雅的私货是想让文章读起来更有趣味性。

  “啊”

  “竖子,老夫与你誓不两立。”

  冯明看完这篇像是他传记的文章过后心中咆哮起来。

  这篇文章整体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写了他少年时期是如何的追求爱慕的少女而不可得,然后他下定决心励志成为大儒名仕,这只是他少年时期的一件事罢了。

  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只是随口提了一嘴,也并不是想这个事情,然而这篇文章浓墨重彩的记录了这件事情,大有意思就是他少年因情的挫折反而成就了他现在。

  此时冯明先生是后悔接受皇甫长允采访的。

  那子是恩将仇报啊。

  他一把年纪了,以后还整么见人啊。

  皇甫长允在告别了冯明先生之后就出了书院。

  在书院门口迎面而来的是柳昌礼。

  柳昌礼本来应该是在书行指挥售卖《时代周刊》的。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当然皇甫长允早知道了原因。

  柳昌礼急着道:“公子,你可出来了。”

  皇甫长允问道:“表兄何事这么着急?”

  柳昌礼道:“公子,我们书行两万册《时代周刊》售罄。”

  皇甫长允:“哦,好事啊。”

  柳昌礼满头大汗道:“可是公子,我书店门口挤满了人群,他们买不到《时代周刊》,恐怕会闹出大事。”

  这个事情,古书桓已经通过qq消息告诉了皇甫长允。

  皇甫长允他们准备的两万册《时代周刊》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

  然而在书行门口的人群并没有减少。

  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供不应求。

  皇甫长允他们新开印刷工坊的‘产能’不足,每工坊不眠不休只能印刷两千册《时代周刊》。

  其实一家工坊这个印刷量不了,看来是完全没有办法满足《时代周刊》的需求。

  皇甫长允第一想拿两万册出来试试水,没想到这么快就卖完了。

  按理两万册能满足第一发售《时代周刊》的需求。

  在中都城没有哪一家书店一能卖出这么多本书册的。

  外加每日限购一册。

  两万名顾客购买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但是当顾客拿到《时代周刊》以后,他们不看这本书的文字,就只是看这本书光泽油亮的纸质,还有精美别致的插画,他们就认为这本书的卖相就值几两银子。

  购买《时代周刊》的顾客大多是文人书生,他们都有收藏精品图书的爱好,所以他们都想多买几本《时代周刊》当作藏本。

  然而‘时代周刊书携限购每人只能买一册。

  许多想多卖几册的人只能再次排队去购买。

  但是那些一本都没有买到的人群还有黑压压的一片。

  他们想多卖几册的人知道最近是买不到了。

  他们打算以后再买来收藏。

  随后坊间突然流传起一个传闻,是一个卖豆腐的人免费得到了一本《时代周刊》,有人找到他花了五两银子买走了他手中的《时代周刊》。

  有些懒得排队想要第一时间拿到《时代周刊》的土豪一听,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他们开出了五两银子收购《时代周刊》的消息。

  要知道《时代周刊》可是售价才一两银子,那两文钱忽略不计。

  所以那些冲着免费去排队得到《时代周刊》的人,立马就出手了手中的《时代周刊》得到了五两银子。

  要知道爱占便夷可不只豆腐大郎一个人。

  还有一些冲着热闹去排队购买《时代周刊》的人,他们发现转手就能赚取四两银子。

  四两银子可不少,所以这些人都纷纷出手售卖《时代周刊》。

  一时间在‘时代周刊书携以外的交易火爆起来,那些想快点出手的人把手中的《时代周刊》都出手了。

  没过多久。

  ‘时代周刊书携的两万册《时代周刊》卖完了。

  “啊”

  在书行外面排队的人群哪里会接受这个结果。

  其它不,你公子允今要售卖《时代周刊》弄得满城皆知,你就备这么点货?

  公子允你是要闹哪样?

  随后一个消息再次传开。

  根据公子允开的印刷工坊来看,他们手上的《时代周刊》确实不多。

  “我出十两银子买你手上的《时代周刊》如何?”

  “不卖”

  在七月一日发售《时代周刊》的上午,《时代周刊》供不应求,市面上的价格已经炒到了十两银子一册。

无线电子书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