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番外——寺行僧

无线电子书    与天争秀看女丸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此前曾向诸位看官声明,本文的诞生取意金庸先生关于三十三剑客图的构想。

  金庸先生曾经亲自考证过剑客图上卷的三十三位人物,

  并与根据赵處女改编的短篇小说越女剑一起附于侠客行后出版。

  其中三十二位人物,都有详细的出处,相关典故,记载考。

  (名单见本文作品相关部分)

  唯独对于“寺行僧”,金庸先生评道:

  这故事不知出于何书,翻查了数十部唐宋五代的笔记杂录,无法找到来源。

  金庸先生生活在纸质书年代,当时的文献查找核对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

  我尝与友人论写作。窃以为,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如果有心要写正作,却仍无法达到纸质书年代的考究程度,那就是敷衍!

  我们都是站在前辈先贤的肩膀上写作,无法在前辈基础上再作精雕,那就无颜面再吃这行饭。

  所以金庸先生当年考证不详,是限于客观条件。

  今人凭借数码工具和金庸先生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还考不出个所以然,那就是不作为。

  如先生所说,考三十二侠,主要来源都是唐宋五代的笔记杂录,比如太平广记,酉阳杂俎,剑侠传,源化记等等。

  在这些杂录中有没有和“寺行僧”吻合的记载呢?

  太平广记·龙七中有一节费鸡师,引自戎幕闲谈,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成都双流机场用地附近,当时有一座保唐寺。

  寺中一位名叫张二师的僧人看到行僧房有空,便想入主住持。

  结果打扫行僧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瓶子,瓶子里有一条一尺来长五彩斑斓的小蛇。

  那蛇颇为灵异,你只要用东西去碰它,它就长大。

  二师命人将此物夹出寺院,结果那东西已经长到了丈许大小。

  大家害怕,聚了好多人用担子挑着走了几里路,这货越长越大,地动山摇。

  于是二师出手与之搏杀,将其K.O.。

  事后张二师去问当地的散仙费鸡师,鸡师说他们错杀了龙女。

  这位屠龙的张二师,便是寺中行僧。

  说到这保唐寺,那还真不是一所籍籍无名的小庙。

  唐代该寺曾经出过一位名动古今的大能,号大历保唐寺无住——

  无住大师。无住,也是行僧之暗喻。

  无住的故事,在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历代法宝记二书中有详细记载。

  他幼年从军,曾任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的先锋官,膂力过人,武力超群,也是一位大侠。

  无住大师三十削发,五十住持保唐,成名于斯。

  川中王孙李洞有诗赠友人曰:

  中路行僧谒,邮亭话海涛。

  剑摇林狖落,旗闪岳禽高。

  所云行僧摇剑者,保唐寺无住也。

  因此寺行僧的传说,不出成都双流保唐寺。

  所指不是张屠龙,便是僧无住。

  附录:

  太平广记·龙七·费鸡师(节选)

  蜀川有一费鸡师者,善知将来之事,而亦能为人禳救。

  多在卭州。蜀人皆神之。

  时有一僧言,往者双流县保唐寺,寺有张二师者,

  因巡行僧房,见有空院,将欲住持,

  率家人扫洒之际,于柱上得一小瓶子。

  二师观之,见一蛇在瓶内。

  覆瓶出之,约长一尺,文彩斑驳,五色备具。

  以杖触之,随手而长。众悉惊异。

  二师令一物挟之,送于寺外。

  当携掇之际,随触随大。以至丈馀。如屋椽矣。

  二人担之方举,送者愈惧,观者随而益多。

  距寺约二三里,所在撼动之时,增长不已。

  众益惧。遂击伤,至于死。

  明日。此寺院中有虹霓。

  亭午时下寺中。僧有事至临卭。见鸡师说之。

  鸡师曰:杀龙女矣。张二师与汝寺之僧徒。皆当死乎。

  后卒如其言。

无线电子书    与天争秀看女丸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