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两百七十一章:谭锡泉的决定

无线电子书    塑山河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远远的打量了一会官军骑兵后,陈子云随即赶往了太守府,并召集了梓城所有相关的官员,再三叮嘱着他们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

  对于府城开过来的一千骑兵,陈子云并不打算隐瞒,区区这点兵力、又无攻城器械,相信就算一个普通百姓,也会不认为其真的能对一座郡城构成威胁。

  鉴于全家老少悉数掌控在白袍军的手中,加上已经彻底的改换门庭,一部分得到恩泽的官吏做起事来,甚至比平日里更加卖力气。

  确认自己的安排没有出现纰漏,又调派了先锋营的几队精干士兵、监视那些可能会不安分的势力后,陈子云带着一干心腹高层回到了太守府旁边、属于他的宅邸内,着手启动、部署整个计划的进行与运转。

  随着夜幕降临,时间很快来到了戌牌时分,城内各处开始亮起了星星点点昏黄的光芒。

  由于官府下达的宵禁令尚未过去,此刻各大小街道、坊市全都是空无一人,除却点着火把四处巡逻的一队队士兵、踏出的脚步声之外,整个城内可以说是万籁俱寂、阒然无声了。

  就在此时,两个黑影借助夜色的掩护,从南门的城墙上,悄无声息的顺着吊索滑下来,由于吊桥高高拉起,两人不得不蹑手蹑脚的进入护城河中,小心翼翼地慢慢游过对岸。

  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任何外人发现他们的踪迹。可实际上,这两名谭锡泉派出的、刚到入夜时分就已经秘密进城的信使,在陈子云有意的安排下,对于梓城和自身的状况,仍旧是浑然不觉。

  也许是因为夜晚的缘故,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城门上那些“守军”的眼神中,对他们露出了隐约的凶光。

  距离梓城西门不足十五里的村落。

  月朗星疏、云不遮月,规模只有三四百户人家的这里,亮光很少,就着星星点点昏黄的火光,依稀可以看见,其中的房屋已变得是满目疮痍、残败不堪。

  一阵微风拂过,由于霖雨时节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下一次的雨季即将来临,益州的夜风此刻还剩下着几分凉意。

  然而对站在一间破屋前、身上军披随风飘动的谭锡泉来说,这一阵阵微风仿佛是在洗涤着他的身心,让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了起来。

  “事情如何了?”

  看到了眼前有两个黑影闪现,谭锡泉知道这是自己派出的信使回来了,于是有些着急的上前询问。

  考虑到贼军应该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到来,相比于进城,倒不如凭借骑兵的灵活、在野外伺机而动来的有用,再加上先前补给的军粮尚可支撑几日,是以谭锡泉决定光明正大的绕过南门,进一步拉近和贼军的距离,反正以骑兵的机动性,贼军对此根本是无可奈何。

  况且,贼军要是敢离营来犯,谭锡泉反而求之不得,倘果真如此,他有着不下于十种办法来与敌周旋,甚至若是进行夜战的话,他有极大的把握正面击溃贼军。

  因为,谭锡泉其所部,可算得上是夜战老手了,不善夜战的羌人就在他手下吃过数次大亏!

  “杨太守已经答应,只要将军您一动,他立即大开北门,率军出战。

  不过杨太守让小的带话,说将军率部来援,梓城之危已解,他万分感谢,然毕竟是劳师以远,何不进城暂且休整,择日再战?若将军执意要战,杨太守虽也会配合将军,但考虑到合城安危,他只能出兵一千。”

  其中的一名信使行礼参见后,将杨守仁交代他的话、以及白袍军更详细的情报一一禀报了出来。

  “可恶!”

  总是枪不离身的谭锡泉,将他手中那杆在夜间也照样闪着寒芒的亮银长枪、狠狠地往地上一插,有些恼怒地道:

  “梓城能有什么危险?说穿了不过是杨守仁胆小如鼠,俱自身之危罢了!”

  毕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谭锡泉就算有再多的不满,此刻也是无可奈何。即便一千人和两千人在他看来差距不是很大,但就算是多出几百战力低下的团练,也总比没有强。

  北门外的贼军数量大致几何,谭锡泉在庞家庄时已经得到了情报。

  按照探马的描述,贼人大多是穿着破衣烂衫,且有部分人连把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更有甚者,探马远远的在营地外面,就隐约听到了贼人的放浪之声。

  对下午聚将商议时,部下们的众口一词,说对方终究不过是一伙流贼罢了,何须那么小心,还得避开他们,己方只需稍作休整,便可与梓城的守军合力歼贼于城下,谭锡泉不置可否。

白袍军起兵的事迹谭锡泉也听说过一些,尽管这是一支曾攻破过府城的叛军,但明眼人都明白,对方不过是靠流民消耗  才能做到的而已,对此起初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放在心上。

  然而,直到白袍军突然出现、攻占了天雄关后,包括谭锡泉在内,所有曾经轻视过这支军队的人,都不得不对其重视起来。

  因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绝大多数人都深深的明白,目下益州的处境可以说,只要他们不小心行差踏错一步,局面将会很有可能恶化到无可挽救的地步。

  由于常年和羌人作战,双方互有胜负,甚至说败多胜少也不为过,而且谭锡泉面对的,向来都是棘手难缠的敌人,导致他逐渐养成了逢战时、绝不看轻对手的良好素养,所以他这才拒绝了白天时部下们的请战。

  考虑了片刻,面对心腹的询问,谭锡泉觉得无论战或不战,都是时候做出决定了,于是对身边的传令兵吩咐道:

  “去把郑安胜找来!”

  郑安胜是谭锡泉的副将,此人是他在军中最信任的人之一,且对方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心智计谋都可圈可点。是以谭锡泉每当遇到大事,需要做决定的时候,都会与对方商议一二。

  很快,一名双眼炯炯有神、身披铠甲、腰悬战剑,身高七尺有余的男子,从黑暗中疾步走出。在民房内朦胧映出的昏黄光亮照耀下,他那张好似就算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的脸庞,渐渐地清晰可见此人正是郑安胜。

  将信使带来的消息和对方共享、又聊了几句后,谭锡泉抬头看着明月,轻声说道:

  “安胜,我等此行目的虽只是为了扰敌拖延,但吴将军临行前却有吩咐,一旦局势有变,我等可相机而动。而今,贼军的兵力大部分都留在了剑阁县和天雄关,北门外只有几千人,我军若是趁夜袭营,依你看来,胜算几何?”

  要是放在平时,此行谭锡泉绝对会稳扎稳打,不求毕功一役,只求不误大局。

  但离开定县之前,他就隐隐察觉到了羌人正在涪江对岸调兵遣将,且在回到府城后,他也从常文厚那里得知了北方诸国、以及南边那个素有狼子野心的藩国很可能将要兴兵犯境。

  基于此,谭锡泉在探清了贼军的人数并不多后,这才生出了想要尽快解决对方,火速赶回边境驻防的念头,因为按眼下的局势,留给他们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了。

  注意到谭锡泉此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与其相处甚久的郑安胜,很快明白了对方心里的想法,也知道对方已经有了主意,于是打算助其下决心,分析道:

  “将军,虽然今夜袭营略显仓促,但于我军仍有三大好处。

  首先,出其不意,攻敌无备,贼人即使知道我军到此,然见我军远道而来,必然意想不到我军会发动夜袭。且我军一路马不解鞍,进兵神速,如此短的时间内其焉能有所防备?

  再者,贼军敢攻打梓城,所倚仗者,无非那些他们不知从哪弄来的攻城器械,而这些东西对骑兵可谓毫无用武之地。我军虽长途奔袭而来,但根据贼军的动向来看,相信他们同样也是如此。若能抢占先机、先声夺人,定能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是敌我双方兵力的精锐程度所差甚大!

  虽说发动夜战千难万难,但迄今为止,我军历经数次夜战,经验之丰富,岂是一伙起兵尚不足一年的流贼可比?”

  “有此三者,将军请不必迟疑,当早做决断!”

  实话说,对于郑安胜的这一番分析,谭锡泉早就看的通透,不然他也不会下令全军绕至西门,缩短与白袍军的距离了。

  只是,历经大小数十战的他,自从率军出发后,内心深处就隐隐出现了一丝的不安,直到此刻都是挥之不去。但他始终想不通这丝不安到底是从何而来,是因为蠢蠢欲动的羌人,亦或是这支只闻其名、却从未交手的叛军,他不知道。

  不过,时不我待,机不容失,谭锡泉在知道自己与敌对峙于此、就是放任其在后方发展,且绕道赶往剑阁已是全无作用、一旦这样做就等同于将梓城拱手相让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了发动夜袭、毕功一役的决定。

  仍旧蒙在鼓里的他,所不知道的是,无论他选择战或不战,局势都已经彻底掌控在了陈子云的手中。

  因为继白袍军占领了潼郡的门户梓城、并随时可以掐断潼、雒二郡的咽喉之后、官军骑兵从踏入了此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没有了选择。

  相信若不是马昌明挟持了杨成文,导致梓城一夜沦陷,一路披星戴月赶来潼郡的官军骑兵,很有可能碰上正在攻城的白袍军,使其被迫放弃攻城、转而对付他们,实现吴益之最初迟滞贼军兵锋的计划。

  很可惜,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无线电子书    塑山河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