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四章 蒲县训话

无线电子书    1644我的帝国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赵毅自任命了陈卓和刘恩北上清剿绿营残部后,就带着队伍会永宁州。

  他没按照来时的路线回去,而是从平阳府城的上方回去,途径洪洞、赵城、霍县、汾西再到蒲县,将平阳府的整个上方都兜兜转转了一遍,其中免不了带着新民军大力弘扬了一番自己的主张,并积极的在县城、乡村,开展均田编丁的事宜。

  这一套工作已经非常熟悉了,基本上各个连、营长跟着一路过来,都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只需要将部队带出去转一转,识相的乡绅土豪纷纷献田保命,不识像的和作恶多端的则被新民军带着老百姓破堡拔寨,开个轰轰烈烈的诉苦大会。

  赵毅兵分数十路,在平阳府城逗留了大半个月,基本上都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在县城通过百姓推举,任命了乡官,留一营超过三百人的战士帮助当地维护治安,重建秩序。

  在乡村,则任命各个队长和村长,由乡村自己组织民兵,留一个连的战士进行训导,作为将来战争的预备兵员。

  打土豪、均田来的粮食和银钱,在登记造册后,留下一半的数量给乡村、县城进行重建和生活的集体经费,剩下的另一半则充当缴获,由大军押送回去。

  通过这一番梳理,尤其是当一箱箱的银钱和粮食摆在老百姓们的集体库房中时,赵毅和新民军的声望在平阳府境内迅速的建立了起来,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与当李自成的“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相比,都尤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正面最能体现民望的判断就是,上万个积极踊跃参军的百姓和一千多名响应的读书人。

  新民军的战士平易近人,尤其是开完诉苦大会后,就能迅速和百姓打成一片,他们都听说了新民军丰厚的待遇,还有为老百姓打仗的核心思想,无论南北都将其视为自家子弟兵,拥戴得不得了,新民军所到之处,一片和谐的军民鱼水情,家中但凡还有能动弹的男丁,都希望能送到部队去。

  不过,赵毅自有考量,他没有全部接受。

  一来,地方的重建和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青壮,山西久经战火,青壮已经很少了,如果再抽调走这不多的青壮的话,对于剩下急需建设的老弱妇孺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二来是民兵的组建,赵毅将这个视为很重要的基础建设和兵员的后续来源,如果全都抽走了,那赵毅在已有地方的影响力也会受到减小,同时对于地方防御的武装也是一种削弱,这个性价比就不划算。

  三来则是官奴,赵毅打了几场仗下来,俘虏的真满人几乎杀光了,只剩下几百个没被马拖死的活口,但还有上万的绿营俘虏,按照规矩,这些都属于二等俘虏,可以当牲口用的,因为为了弥补县城和村庄劳动力不足的窘境,所以基本上每一县,赵毅都留下了近千名绿营俘虏,虽然有新民军的镇压,但终究还是不保守,大量的民兵和青壮,能多加一道保险。

  最终,除了暂时留在当地充作临时文吏和教委的读书人之外,赵毅只带走了八百多颇为积极的读书人,这些人有年逾半百的童生,也有三十出头的秀才,文化水平有高有低,不过胜在都能识字,赵毅也不在乎他们是投机分子还是真心拥戴,统统拉到教导队去集训数月,相信凭借里面教官的本事,出来都能安排到各个连队和基层中,以弥补赵毅急缺基层人才的窘境。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十一月底。

  当部队在蒲县集合时,赵毅才发现这一仗,不仅没有亏损,反而赚大了,一个平阳府城逛了一圈,除去留在县城和乡村的集体经费,再扣掉战士的抚恤金和饷银,还净剩下五百多万两白银和四十万石粮食,兵马更是翻了两番,多了一个骑兵师,自己的本部人马、加上收编的明军和刘芳亮的余部,一共有精锐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五千。

  这还不算辅兵、宪兵和在平阳府几县设立的大量在训民兵。

  光是精锐就能达到了十万人,三秦之地,已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山分之二,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赵毅再也不是一年前那个破枪两条的小贼了,真正称得上一方巨宼,无论是满清还是明廷,又或者是西边的张献忠,都无法忽视自己的力量。

  蒲县城外,人头攒动。

  脱去旧式明军铠甲的三万明军精锐在左侧,穿着板甲的数千老营居中,还有数穿着千五花八门的刘芳亮残部在右,他们已经收到了各级军官的指示,正在翘首以盼的准备看着台上的赵毅,等待接受检阅。

  “要找个时间给大伙换装了。”

  赵毅目光沉敛的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众人默默道,虽然台下的人马都很精神,但不统一的着装,让赵毅还是不够满意。

  他穿着一身黑甲,臂带红绸,一身大红色披风随风猎猎作响,加上他本人十分高大,虽然方才十七岁,但惨烈的战争锤炼和日渐稳固的权柄,让他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不少,而且赵毅这个年岁,很多人已经当爹了,所以一点都不违和,反而是英姿勃发,站在三军之前,有着权柄加持,看着像个初生的雄伟丈夫。

  他手握藏在鞘中的长刀刀柄,目光如鹰,气沉丹田,大声道:

  “诸位战友!”

  “我叫赵毅!”

  冷冽的北风将赵毅的声音传播的很远,台下默默无声,都在仔细倾听着赵毅的讲话,远处听不到的人,也在极力的朝着前方打听他说些什么。

  “一年前,我还在京城脚下爬云梯,跟着李自成打北京。

  一年后,我站在这里,带着各位志同道合的战友,打土豪,打鞑子!

  我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什么天兵天将,我勉强算的上是个有本事的人,但比我厉害的人多了去了,我是凭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

  是他娘的形势逼人啊!

  我也想和大伙一样,有地可以种,有饭可以吃,有娘们可以搂,但这些都没有!

  地都被土豪抢了,粮食都被流寇吃完了,娘们都被霸占了,鞑子进来了,连最后一条命都不给咱留了,我们能怎么办?”

  杀!杀!!杀!!!

  赵毅的老营战士纷纷响应,他们抽出兵刃狂吼着,虽只有几千人,但声势惊人,其余两部人马则面露复杂之色。

  看着跟着自己最久的老营给力,赵毅也面露微笑,大声道:

  “对,就是要杀!”

  “杀了土豪,大家就有地种!杀了流寇,自己辛辛苦苦拼来的东西就没人抢,杀了鞑子,有命有马有女人!”

  “我们干的这些事啊,叫做造反!”

  看着一个个抬着头看着自己的士卒,赵毅赤裸裸的、毫不掩饰地揭开自己的行为,又似蛊惑人心道:

  “造反好啊!

  以前,我们的命,都是达官贵人、朝堂里的大人们说了算,他们要我们生,我们就生,要我们死,我们就死,我后来有个想法。

  我们的命,要自己做主,谁要压迫我们,我们就掀翻了他们!

  我要建立一个,由新民军和老百姓说了算的朝廷!!!”

  最后这句话一出,无数在军中的教委顿时面露震惊之色,没想到赵毅会这么明目张胆的宣告自己的政治主张,尤其是这里还有三万刚刚整编完的明军,若是有个好歹,不堪设想。

  唯有张贺和一些早些加入赵毅的读书人闻言相视大笑,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了,现在赵毅地盘大了,肯定瞒不过去了,是该到了打出自己主张的时候了。

  这样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能迅速整合志同道合的人们,尤其是最普通的老百姓,能轻松获得他们的拥戴,这样以后新民军扩张和发展的话,在老百姓那边的阻力会小很多,弊的话也很大,不仅满清会第一时间把威胁锁定在赵毅这边,同样的,明廷和天下的士绅也会立刻将赵毅拉入黑名单。

  但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因为新民军的根基建立在百姓之上,如果又走回老一套,虽然能和明廷站在一起,但那样这个政权和军队的灵魂就死了,虽然还是那些人,但一切都不一样了。

  说出这番话的赵毅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他早就有了考量,并对于自己这一套有着绝对的信心,明军也是人,而且由于非常过时的军户制度,甚至生活水平不如普通的百姓,新民军的待遇和制度,是他们无法拒绝的。

  以利诱人,以志夺人,以行信人。用利益把人连接起来,用志向和思想争取人才,用行为获取老百姓们的支持,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这也是极为适合这一个时代的思想和制度,其核心的那一套,正是国父曾经亲手设计的主张和主义,赵毅在这一年中反复咀嚼,不得不说,那套东西是最好的,完美的对接好了封建土壤和近代国家的过度桥梁,只不过后来有个光头的坏学生背叛了老师,反而被穷学生出身的红色军团捡起来延续下去。

  站在高台上,赵毅双手徐徐张开,似要拥入整个天下,整个人飘飘然,猛地,他表情肃然无比,似用尽了力气近乎咆哮道:

  “尔等,愿随我建立这样一个天下吗?”

  此时此刻,无论是明军也好,还是刘芳亮的残部也好,都和赵毅的老营没什么区别了,一个个涨红着脸声嘶力竭着响应着赵毅:

  好!!!!!!

  “靖平二年,十一月末,大军居于蒲县,大帅于三军前训话,曰......。”跟随在赵毅身边的吴县余仲晚,面带虔诚,咬着笔头刷刷刷的记录下这一切......

无线电子书    1644我的帝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