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五四章 诡计与阳谋

无线电子书    宋王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查到了?”林昭猛地坐直了身子,正色问道:“是谁?”

  苏岸沉声道:“吕吉与吕善都是泉州晋江人,吕氏在当地算是有名望的大族,族中现在有一位才俊在朝中担任要职,被认为前途无量!”

  “谁?”

  “王相公手下,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司农少卿吕惠卿!”

  这个答案让林昭有些震惊,万万没想到吕氏兄弟的后台竟然是吕惠卿。

  吕惠卿,泉州晋江人,其父曾为漳浦令。惠卿为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与苏轼兄弟、曾巩兄弟同年。嘉佑二年龙虎榜竞争何等激烈,能从其中脱颖而出,足可见吕惠卿的学问与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最开始阶段,吕惠卿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发展着。直到神宗熙宁年间,因为他得到了一个人的赏识而开始飞黄腾达。这个人就是当初的翰林学士,现在的参知政事王安石。

  王安石对吕惠卿的赞誉很高,曾对皇帝赵顼言道:“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

  熙宁变法一开始,便任用吕惠卿为检详文字,负责起草变法条文。王安石对其信任有加,事无大小必谋之,凡所建请章奏皆其笔。毫不夸张地说,吕惠卿就是王安石最得力的助手,甚至可以说是新党第二号人物。

  由于其特殊的存在,在变法中起到的作用可不小,比如青苗法等许多的变法条目都是吕惠卿主持撰写的。熙宁变法的灵魂来自于王安石,但其中也融入了吕惠卿的诸多思想,他也是一个具体的推行者。这一点毫无疑问。

  吕惠卿现在的官职并不高,但说他前途无量那是肯定的,新党第二号人物,在变法的大浪潮下,权力极大。未来前途不可限量是肯定的。在原本的历史上,当王安石罢相之后,吕惠卿便成为新党新的代表,官至参知政事,即副宰相。

  这样的人物会主使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有这个必要吗?若是别人兴许不会。pNXs但是吕惠卿还真就不好说了,因为这厮的人品不是很好。

  在变法开始之前,吕惠卿曾与司马光有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此后,司马光曾对皇帝赵顼道:“惠卿憸巧非佳士,使安石负谤于中外者皆其所为。安石贤而愎,不闲世务。惠卿为之谋主,而安石力行之,故天下并指为奸邪。近者进擢不次,大不厌众心。”

  意思就是吕惠卿不是好人,王安石贤能,但是刚愎自用,不闲世务。事情多是其谋主吕惠卿谋划,致使王安石遭遇了很多诽谤与误解。

  皇帝赵顼道:“惠卿进对明辨,亦似美才。”吕惠卿进言奏对都很清楚明白,也像是不错的人才。

  司马光语不惊人死不休,给出了一个狠辣的回答:“惠卿诚文学辨慧,然用心不正,愿陛下徐察之。江充、李训若无才,何以能动人主?”

  江充是汉武帝晚年时期的人物,巫蛊之祸中的跳梁小丑,陷害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乃是遗臭万年的奸臣。李训是唐文宗时期大臣,著名的“甘露之变”由他导演,结果事败,使得晚唐颓势雪上加霜。

  司马光把吕惠卿与这两位相提并论,言下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司马光虽然固执。但却是个正人君子,不至于因为与吕惠卿争执而污蔑。

  皇帝赵顼默然不语,司马光又贻书安石:“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

  王安石当时很是不悦,根本不以为意。可他万万没想到,司马光一语成谶。第一次罢相之后,将吕惠卿推上参知政事的位置,想要保存变法得以延续。

  但是没过多久,王安石再次被宋神宗召入汴京,再次为相。吕惠卿认为王安石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竟然丧心病狂地对自己的老师下手,将王安石与一桩谋反案联系,处处构陷打击王安石。pnXs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加之儿子去世,王安石倍受打击,才第二次罢相。某种程度上,熙宁变法的夭折与吕惠卿的作为大有关联。

  由此可见,这厮为了权势,为了自身利益,是个忘恩负义,不择手段的主。在宋史中的记录上,他也是被划归到《奸臣传》中的。由此可见,司马光不愧是史学家,眼光还是相当准的。

  那么吕氏兄弟在杭州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当真是吕惠卿主使的?林昭对吕惠卿并不是熟悉,目前的了解也只限于前半部分,所以对其人品还不好把握。

  苏岸道:“此事并不好断言,也有可能是吕惠卿的几个兄弟所为!”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吕惠卿发达之后,他的两个弟弟,不学无术的吕升卿引为侍讲,另外一个弟弟吕和卿也入仕途。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两位的贪财好利的本性却并不容易改变。

  苏岸补充道:“公子,有迹象表明,可能就是这样的。”

  “吕惠卿!”林昭淡淡应了一声,不管主使者是吕惠卿本人,还是他兄弟也好,事情发展到最后,都将会与之有莫大的关系。吕惠卿的人品状况就是那样,现在又跟着王安石风光得意,势必会更加嚣张。

  这一点林昭倒是不怕,关键是吕惠卿现在的身份,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检详文字。现在与王相公的关系处在蜜月期,是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因为这件事与吕惠卿起了冲突,王安石会作何态度?

  是否会影响到变法的推行呢?虽说因为暴雨水灾的缘故,林昭迟迟没有推行青苗法。但是,至少在现在,他对变法还是非常看好的,难免有些掣肘。

  转念一想。是吕家人不仁不义在前的,有些事情就怪不得我了。至于吕惠卿,如果真是一个可以到置百姓于水火之中,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人,还有顾及的必要吗?

  “吕吉与吕善现在有什么动作吗?”林昭沉声询问。知道后台对手,很多问题便明朗了。不好对主人怎么着,那只好先打狗了!

  “他们依旧在全力收购粮食!”

  “怎么?觉得囤积的粮食还是不足够吗?”林昭冷笑一声。

  苏岸道:“他们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好多百姓在孟氏粮行购粮之后,一回去吕家便会以三倍、甚至五倍的价钱收购!”

  “那百姓都卖吗?”

  “卖!”

  林昭大手一拍桌子,怒道:“该死!这些人也真是的。他们不知道眼下最珍贵的东西是粮食吗?”

  苏岸解释道:“百姓中许多人贪图小便宜,想着反正可以从孟氏粮行买到低价粮,故而趁着这个机会,赚取钱财!据估算,每日孟氏粮行售出的粮食,可能有一半都转手到了孟氏手中!”

  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林昭这才发现,自己低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小市民意识。那些卖粮食的百姓竟然愚昧到了这个程度,妄图以这种手段来赚取小钱。殊不知这其实是在自杀,将救命的口粮扔掉。

  一旦孟家粮食供给出现问题,某些人欺行霸市的目的达成,那么他们就得花十倍。...

无线电子书    宋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