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二十六章 新的射击辅助装备

无线电子书    武器专家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徐子陵仔细的想了想,觉得杨千山的话确实不错。雅文言情首发  原来的辅助射击装备作用很大,但也有它的弊端,比如数据化的显示终端屏幕。

  这块屏幕是装在枪械上面的,面积不算大,重量也不重,但无论怎么说,它对人员的使用是有一定的阻碍的:行动时需要注意不能损坏、平时需要保养等等。

  但如果这些作用,该到战术眼镜上面,一些弊端确实可以很好的解决了。

  “你提的这个注意确实不错,我这些天想想看…”

  挂了电话,他心里不禁对杨千山有些刮目相看。

  对他来说,新装备的设计和研发并不是太难的事,反而是什么装备或者技术适合战场才是经常疏忽的,毕竟他只是一个人,单兵战斗也参加的不多,不可能什么都想到。

  杨千山来军工厂的日子不算长,但已经好几次提出对他有用的建议了,这对他的帮助还真的不小的,要不是他已经是战斗人员了,还真适合设计人员的。

  武器装备和其他产品一样,也是需要创意的不是?

  第二天,他就开始针对这方面开始做出更改。

  要在战术眼镜上实现瞄准镜的功能,其实并不是太难,这东西就和战机上面的战术头盔有着非常接近的相似之处。

  只是限于普通枪械不可能自动化,相关信息智能以数据的方式显示出来,而不是像战机上面有独立的火控系统和自动化武器而已。

  一天的时间,他都是在和狮子的讨论中度过。程序设计、各种模拟测试,一整天下来,就已经确定了可通过的设计方案。

  再花了一天的时间来完善方案,第三天开始,他就开始动手了。

  而就是在这过程种,他又想到了一个狙击枪的另外一种射击方式:电动控制。

  自动化的狙击枪并不少见,在很早之前,米国人就有研发这种产品。

  这种枪根本无需人员亲自开枪,只需要在控制终端上操作就可以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里,对人员的安全来说,是绝对的提高的。

  其实对军工厂诸多高精的辅助装备来说,这种狙击枪没有太多的用处的,不过一时兴起,他干脆也想着弄一把看看。

  于是和新的战术眼镜一起,又新弄了一支。

  战术眼镜新的功能添加,当然是要考虑芯片和电路的负载,好在之前就有考虑系统升级的问题,芯片还有部分的工作剩余,新的功能添加上去,倒也没有对本身的运行产生太多的影响。

  战术手表改款后应该叫战术平板了,它本身带有微型雷达功能,测距、风速等射击参数在扫描出来之后,就会传到眼镜上面,但相比固定的瞄准镜,战术眼镜戴在每个人员的身的身上,不可能做到统一位置和距离。

  所以,瞄准基线只能肯定是要智能化的。

  结合战机上头盔的相关技术,这种技术难度并不高,一天的时间过去,他就做出了成品。

  但是在东西出来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做详细的测试,而是简单的试验一下,然后就去弄自动狙击枪了,准备等这东西弄好之后,再一起来。

  有了枭龙上面机关炮、火箭炮等的自动化项目的经验,狙击枪自动化还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支架固定狙击枪,然后就是一个控制系统来调整射击方向,再有就一个控制终端。

  不过他所知道的一些电动狙击枪,终端和枪械支架都是用的有线连接,他现在考虑的是:能不能用无线控制。

  传统技术下,有线和无线之间的技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别,有线技术下数据传输精确和快速,而无线则在一定距离下是要稍逊一筹的。

  不过有了“鹰眼”卫星之后,无线技术显然和有线技术在这方面是相差不多的。

  考虑到使用的方便和隐蔽性,徐子陵最后还是考虑用无线技术。

  这样的话,操作的人员并不需要就近在射击点,而是可以在十公里,或者数十公里之外。

  自动化部件同样很简单,车间里面就有机炮用的,拿来稍微改装一下,然后就焊上一个三角支架,几个小时就完成了。

  设计自动化程序、信号处理系统这部分稍微要繁杂一些,不过就算是这样,两天的时间里,他就把这东西弄了出来。

  智能、自动化这方面的东西,也是他希望几个学生掌握的,这些天里,他让杜辉他们几个放下快要成型的头盔项目,认真的跟在他身边学着。

  “智能化,是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除了材料学方面,我在这方面也懂一些,明年学校会增加武器自动化这们课程,上面也因此给了我带这方面研究生、博士生的权限,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这方面下些功夫,如果能够成为双料博士最好…”

  “双料院士?”

  杜慧马上就惊喜的说道。

  能带双料博士当然不一定会是院士,但对徐子陵来说,教授这些头衔肯定是不会去花费精力去要的,能带博士,那肯定就是中科院那边给予的权限。

  这样的情况,作为学生的杜慧自然是清楚。

  和自己年纪相差不多的老师能够成为这么年轻的双料院士,他们只有荣耀和开心,自然第一时间就问了起来。

  徐子陵笑了笑,看了看萌萌的杜慧,又看了看同样一脸惊喜的杜慧和付飞霞,“院士不院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最好能加紧学习一下,明年科大就有这个课程,如果有机会,我会给你们争取回校授课…”

  三人里面,杜辉是最精明的,但这精明也是相对他们三个人说的,和那些老油条是根本没得比的。

  作为老师,又是自己的第一批弟子,徐子陵尽量帮他们想好出路,考虑到三人的脾性,他们显然适合做学问,于是他就考虑让他们回校。

  “无论是星城和马库拉这边,确实都需要人,但是以后我的时间可能越来越紧,科大那边不可能花太多精力,所以需要你们…”

  徐子陵的言外之意,就是他教会杜辉他们几个,然后再由杜辉他们去教学生,把一些知识传授开来,毕竟一个国家的未来,不是一个人或者三辆个能够支撑得起来的。

  就像现在,虽然说有了很多高端武器,但毕竟都是出自徐子陵之手,下面诸多科研人员都是被动式的接受着,相比米国这些国家,在高端人才方面,底蕴还是有些不足的。

  全民提高,这才是一国之根本。

  “这好像有些难度啊。”几人听了徐子陵的话,各自都有些兴奋,但又有点为难。

  对他们来说,能够边做学问,一边当老师授课,当然很乐意,但这门课程却是有些难度了。

  自动化专业,在科大是有的,但没有细分到武器自动化,这也就是说,这将是科大全新的一门课程。

  他们都是材料系的,想要教...

无线电子书    武器专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