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八章 身后事

无线电子书    大唐极品闲人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忙活了半晌,李承乾才在杜睿的陪同之下,暂时返回了东宫,这几日李承乾都在太宗的病榻之前衣不解带的侍候,早已经疲惫不堪,如今太宗驾崩,李承乾心伤之下,更是坚持不住了。[清爽阅读]

  到了东宫,李承乾依然神色颓唐,双眼无神,好半晌才道:“承明啊!你说为兄”

  杜睿忙提醒道:“圣上!请自称朕!”

  李承乾一怔,道:“此处只有你我兄弟二人,何必如此拘礼!”

  杜睿忙道:“圣上若是还体恤微臣,今后切不可再提兄弟之事,否则臣不敢担待!”

  李承乾见杜睿面色郑重,也是长叹一声道:“难怪但凡帝王都要称孤道寡,如今连你也不愿意与我做兄弟了,罢了!罢了!朕!朕!承明!朕如今神情恍惚,也不知道该如何办了,做了二十几年的太子,如今一朝成了皇帝,可这个皇帝该怎么做,朕的心里是一点儿主意都没有!朕既不会行军打仗,也不懂百工,什么都不会啊!”

  杜睿正色道:“圣上可百事不需要会做,只要会做一个皇帝就行了。”

  李承乾闻言,却疑惑起来,问:“怎样才能叫会做皇帝?”

  杜睿说道:“皇帝第367章。

  虽说太宗降旨,任何人都不得弹劾杜睿,可是纵观华夏历史,历朝历代的言官,哪一个是怕死的,真要是触怒了皇上,气的皇上要挥刀杀人,他们不但不会害怕,还极有可能会满心兴奋的将脑袋伸过来,挑衅一番:你杀!有本事你就杀!杀了老子,老子可就出名了,而你在史书上可就是个昏君桀纣。

  李承乾也感觉自己的话有些问题,忙转换了话题,道:“可是就如你所说,现在朕登基未稳,朝中大臣去向不明,朕希望承明能不辞劳苦,多多辅佐朕,料理好政事,这朝中,真正让朕信任的只有你一人了。”

  杜睿闻言,更是苦笑不已,李承乾这话说得,越来越让人承担不起了,满朝文武就信他一个人,这叫什么话,要是让别人知道,他可就是众矢之的,李承乾这话说得,非但杜睿没办法感激涕零,分明就是在将他放在火上烤啊!

  两人又说了一阵,还是武京娘心细,命人准备了晚膳,只是因为太宗的驾崩,两人都吃得不香,草草用完后,杜睿才向李承乾告辞,临离开皇宫时,杜睿再次来到麟德殿,太宗灵柩前恭恭敬敬的跪了三个响头,让其他地内监和宫娥看见,都说杜睿忠心。

  第367章都不容有错,私下里也不知道排演了多少遍了。

  总之一切的布置都是为了彰显皇帝的正统性,这个皇位得来是名正言顺的,当然,之所以这么繁琐,也是因为增加神秘性,毕竟皇帝是上天之子,自然是不同于凡人的。

  杜睿也是在朝为官多年了,以往每当各种节日,或者祭典,也有各种礼仗,但哪一次也都没这次来的规模大,毕竟是经历过的首次新皇登基大典,前世杜睿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历史发烧友,看着各个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杜睿也不由得感叹,古人对礼法的苛求程度,可当真是名不虚传。

  杜睿和褚遂良分局两厢,引领着众臣迈步走入太极殿,这太极殿只有在特殊的大典和举行大朝的时候,才会启用,以往平日里太宗理朝都是在麟德殿。

  看到众臣鱼贯而入,排班站好,乐官奏唱:“冠佩雍容,时惟上公。享于清庙。陟降弥恭。笾豆静嘉,粢盛洁丰。孝孙有庆。万福来同。”

  然后宗正宣口敕曰:“先皇帝奄弃万国,凡在臣僚,毕同号慕,及中外将校,并加存抚。”

  群臣口称万岁。

  宗正入内室,将李承乾请出,群臣再次跪拜,先帝近臣王德手捧先帝遗诏上前,敕曰:“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朕在位二十三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尚书洪范》所: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今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朕念虽纯全净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以比拟?

  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我朝承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承平宇内,横扫八荒,皆出一心运筹。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

  唯念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太子承乾,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李承乾跪接太宗遗诏,群臣上表请李承乾听政,连续三上。始允。

  当即颁布旨意,改年号为永徽,自明年始为永徽元年,立武氏京娘为皇后,尊韦贵妃为皇太后,世子李仁为皇太子,次子李宪为赵王,尊先帝庙号为太宗,太者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到了第三天,召集大臣进麟德殿参观太宗遗物。直到第五天,李承乾才去掉衰服,去杖,侍臣扶着升坐,于太极殿接见群臣。

  望着穿着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周缀金丝网,钿以真珠、杂宝玉,紫云白鹤锦里地加冕服李承乾,在殿外阳光的照射下,脸上一片庄严肃穆,杜睿不由地感到一阵欣慰。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更多全本TXT小说请到下载

无线电子书    大唐极品闲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