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六章:生计,发展

无线电子书    唯一战胜国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清末民国,是一个恰逢变革之时期,中国武林高手多以行镖为生,技艺之精湛,随着社会的变革,他们也逐渐失去生计。

  在近代中外拳师对决中打败国外拳击高手的中国武术师的特点。

  他们大多是在4050岁的人了,甚至是将近60岁的老人了。这种高龄中国武林高败外国拳师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

  根据当时的报纸报道和目击者的描述,这些外国拳师都是几招之内就被打翻在地,或抛出丈余爬不起来的,没有出现在拳击缠斗10个回合以上的场面。

  但往深里思考,就可发现这些中国武林高手的师傅大多是原来保镖的武林高手,他们学了一身本领,却面临社会的变革,从是保镖的职业已经没有了,但他们却继承了师辈的搏击武术和武林中人的骠悍精神。所以说空有一身本领,敢打敢拼,却无从可用。所以一有外国拳师来华挑衅,同道一呼百应。

  车永宏,霍元甲,韩幕侠,王子平,陈子正,孙禄堂,佟忠义,杨法武,马金镖,王芗斎,蔡龙云......

  一个个都是近代弘扬国威,挫败气焰嚣张的国外拳师的武师,所练武学有形拳,意拳,查拳,弹腿,,迷踪,鹰爪,八卦掌,六合,华拳等等,但不论是哪种流派,都涉及到内功,年龄越大越是深厚。

  他们属于清代遗留的一批中国武林高手,然而这些只是在中外对决中扬名的武师,还有更多的武师是不为世人所知的。

  随之社会变革的加速,武学逐渐无用武之地,这些武师正面临着失去生计,而少去练拳,或是无人继承一身所学的局面。

  单单是继承方面,就有让人极为担忧的问题。

  中国有太多优秀的国术在历史中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传承下去,而武学在清末民国时期就属于一个动荡的阶段。

  学而无处可用,师傅穷困潦倒,弟子无心练武。

  一种东西要想失传那是很简单的,但人们再次需要用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失传了。

  就如韩慕侠,往年穷困到军阀出每月两百块大洋请他教授武学,条件还是不能再教别人,韩慕侠十分气愤,又怕不去惹不起,韩慕侠只好自己爬上屋顶摔下,把手和胯骨摔断,然后故意接歪,让自己成为废人,晚年以摆烟摊和针灸为生。

  就中国各流派的发展来说,武学是以北方的气氛浓厚,修道则以南方为多。这主要是历史发展问题,南北两宋是领土多在南方,南宋更是如此,而修道方面是南宋时达到巅峰,然后到明清两代开始衰弱。

  明清两代行镖主要是在北方,因为京城在北方,武师有个特点那就是相比修道之人来说更为依赖世俗。

  但武师更注重实用,像明代抗倭名将俞大崷便是号称‘步弓天下第一’的高手,对周易研究很深,并应用到军事上。

  强大的武师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周易有所涉猎,便如夏均要拜访的孙禄堂,他为了研究周易,跟程廷华研习了数月八卦。

  而内功,更是涉及老子、庄子,老子阐明了道,庄子阐明了人体的吸收‘气’的方式,先天是如何吸收先天之气,后天又出现什么情况都写得明明白白。老庄之深幽自春秋时期便一直影响着中国文明的发展。

  夏均拜访的孙禄堂此时已被北洋元老徐世昌所招揽,不过夏均对此并不在意,他这次来京城就是跟徐世昌抢人的。

  抢人是要有技术的,特别是这个年代的中国,下到普通农民,上到文豪、宗师都十分讲究气节,骨气、名节,特别是这些有文化底蕴的群体。

  所以夏均是打着拜师学艺的名义前去拜访孙禄堂的。

  孙禄堂这天正在家里教授徒儿海桂元形意拳,这是他刚收的徒儿,资质是众多弟子中尚可的一个,已经让孙禄堂十分欣喜了。

  这年头好徒弟难找,孙禄堂在老家开武馆广收门徒时从没遇到什么天赋高超的弟子,时常让他长叹不已。

  这时孙禄堂突然听到传告,说华东王夏均要来他府上拜师学艺,顿时愣了好半天。

  华东王夏均,孙禄堂从一边拿起报纸,上面赫然就是夏均授勋时的照片,这是今早的报纸,上面就昨日夏均受封华东王、建威大将军,以及国宴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身处这个变革时期的武学宗师,大多也是心系国事的,早上孙禄堂还在对山东大胜而津津乐道,这事他可说了好多天了,也没和人讨论腻。

  得知夏均要来拜访,孙禄堂连忙让人准备,免得失礼。

  下午三点左右,夏均的车队开到了孙禄堂家门前,孙禄堂住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里,这种院子在北京来说算是中等规模。

  夏均走下车,孙禄堂连忙上前相迎。

  “委员长光临寒舍,实令老巧深感怠慢。”孙禄堂躬身抱拳道,中国人的抱拳的手势是有特殊门道的,男子左手为阳,右手为阴,抱拳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左手拇指在右手拇指之下形成一个交叉,是为太极,气可相通。保持这样的姿势,两手拇指会有明显的感觉出现。若是女子,是右手在外,左手在内。

  “先生不必多礼,学生此来乃是向先生拜师学艺,先生把我当成普通弟子便可。”夏均连忙扶起孙禄堂,真诚的说道。

  “委员长,我们先进屋再说吧!”孙禄堂直起身对夏均伸手引道,夏均点了点头道:“好。”

无线电子书    唯一战胜国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