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139章 无法完成的任务

无线电子书    1908远东狂人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骄阳烈日,街道上白晃晃的,气温很高,热得让人有些受不了,尤其是对于习惯了严寒气象的人而言,现在的气温已到让人“难以忍耐”的程度。。

  苏联驻华大使格列维奇。卡察列夫站在窗前,远望距离大使馆不远的那条柏油马路,虽然那台电风扇在距离他不到一公尺远的处所正拼命的为他扇着风,可是即使这样,卡察列夫仍然是一身的汗,他有些想念斯德哥尔摩的凉快了。

  卡察列夫以前是苏联驻瑞典外交官,前不久才接任苏联驻华大使一职,至于他的前任,那个倒霉的家伙在回到苏联之后就“消散”了,没人知道那个家伙去了哪里,也没有人敢探听,卡察列夫也不敢探听,他只知道,根据东交民巷的风行说法,斯大林同志或许认为有必要对苏联的外交部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洗了,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不过卡察列夫谨慎的对此保持了沉默,他不盼望下一个被“消散”的人是他。

  无论如何,完成斯大林同志交代下来的任务是最重要的,只要斯大林同志信任你,你就是绝对安全的,这一点,卡察列夫坚信不疑。

  现在,斯大林同志就有一个重要任务交代下来,而且卡察列夫必须完成,这个任务看似简略,就是与中国中枢政府方面商量“伊朗危机”的解决方案。

  所谓“伊朗危机”,这是中国报纸的称呼,美国报纸也沿用了这个称呼,这一事件的直接起因是1939年产生的那场伊朗王事政变,在政变中,伊朗的老国王礼萨汗被废黜,老国王的儿子被政变军人推戴为新国王,并“邀请”苏联部队进驻,但是问题在于,老国王和新国王都对政变团体非常不满,因此,经过认真策划、周到安排之后,两位国王踏上了流亡之路,先坐飞机飞往伊拉克,然后辗转去了土耳其,接着赶去瑞士,然后取道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日本,最终来到中国,而现在,这两位国王陛下就是中国总统先生的座上客,而且,就在几天之前,那位老国王陛下在天津“亚细亚解放阵线”的总部发表了一通演说,强烈的抨击了伊朗王国的那个军人政变团体,同时也强烈的抨击了对伊朗王国内政横加干涉的“外国权势”,而伊朗老国王所指的这个“外国权势”就是指苏联。

  实际上,在伊朗老国王正式站出来指控苏联干涉伊朗王国内政、迫害亚洲独立与自由之前,亚洲各国就已经纷纷责备苏联政府是“新殖民主义者”了,面对责备,苏联政府保持了沉默,试图用沉默换取时间,以便加强对伊朗新政府的把持,并强化高加索地区和里海地区的国防力量。

  苏联政府的沉默并未换来亚洲各国政府的体谅,在中国舆论的鼓动下,几乎所有的亚洲新独立国家都开端对苏联干涉伊朗内政的“殖民主义行动”进行批评、责备,而与伊朗交界的那些国家也开端向边境增长驻军,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似乎随时都会出兵伊朗,替伊朗国民主持公平。

  苏联政府也意识到了危机所在,于是采用了两个重要举动,一个重要举动是与纳粹德国寻求和解,暂时解除来自西边的军事要挟,同时加强对东边的战略戒备,苏联中亚军区随即成为苏联最有战斗力的军事团体,另一个重要举动则是通过舆论进行回击,不仅通过苏联政府把持的官方喉舌进行鼓动,而且也利用在东南亚各国收买的那些苏联代理人进行舆论宣传,用“解放印支”的口号转移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视线,试图将国际舆论的焦点从苏联转移到法国身上。

  法国虽然向纳粹德国投降了,但是纳粹德国并没有剥夺法国在远东地区的殖民地,所以,印支地区现在仍归维希法国把持,而在全部“亚洲解放之战”中,法国始终保持中立,作为交换,“亚细亚解放阵线”也就没有对法属印支殖民地采用直接的军事举动,所以,到目前为止,亚洲还不能说已经“完整独立”,至少越南、老挝、柬埔寨还把握在法国殖民者手中。

  苏联政府的这一步棋走得还是比较高超的,但是遗憾的是,苏联的对手是中国,实际上,中国政府早就预感到了苏联政府会走这一步棋,因此,当苏联政府抛出“解放印支”的口号之后,中国政府就已经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维希法国政府转交了一份外交备忘录,劝告法国政府尽快给予印支三国独立的权利,否则,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将采用“必要之果断举动”,对印支三国进行干涉。

  法国政府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疏忽这份来自中国的外交备忘录,而且中国已经为印支三国的独立断定了一份详尽的时间表,请求法国政府必须批准在1940年年底之前将当地的所有外籍政府官员全部召回法国,而在1941年年底之前,印支三国将正式颁布独立,届时,越南、老挝、柬埔寨将成为“亚细亚解放阵线”的正式成员,当然,那个时候,或许“亚细亚解放阵线”已经改为其它名称了,但是它的宗旨不会变更,那就是团结亚洲、守卫亚洲。

  法国政府只能吸收这份来自中国的建议,并正式向世界舆论颁布了这个消息,印支三国独立已是箭在弦上,苏联政府的这个舆论攻势就此戛然而止,亚洲各国的重视力再次转回了“伊朗危机”上,苏联政府面对着更大的政治与外交压力。

  现在,摆在苏联政府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立即从伊朗撤军,并将伊朗权利移交给亚解阵,另一条路是顽抗到底,甚至在必要时与亚解阵开战。

  问题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两条路都不想走,他想另走一条路,一条既能避免与亚解阵开战又能保持住苏联在伊朗的利益的道路,所以,他亲自给卡察列夫大使下达了措辞严格的命令,根据这个命令,卡察列夫必须尽快与中国政府就伊朗问题进行商量,并达成一致意见,为了取得中国政府的体谅,卡察列夫可以在他认为必要的情况之下向中方承诺,将伊朗的石油开采权的一半无偿让与中国企业。

  表面上看,这个任务似乎比较简略,用石油收买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再罗嗦,那么亚洲各国也会马上偃旗息鼓,毕竟,中国才是这个“亚解阵”的灵魂。

  但是,卡察列夫却知道,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不是因为苏联政府给出的利益太小,而是因为中国的野心太强,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中东的石油,更重要的是,“伊朗危机”是中国国家战略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绝对不是区区一个石油开采权可以相比的,中国中枢政府不会做捡芝麻扔西瓜的买卖,中国人看中的是全球利益,而击败英国只是中国向全球战略迈出的一小步而已。

  这一点,卡察列夫已经完整看明确了,但是苏联政府高层未必能够看明确,斯大林或许认为中国人有野心,但是他绝对不会想到,中国人的野心并不仅仅只是领导亚洲。

  作为苏联驻华外交官,卡察列夫有责任将他的熟悉写成报告,递交给上级,但是问题是,这份报告应当怎么写?外交官的报告不能让上级满足,这在其它国家或许只是一个前途问题,可是在苏联这却是一个严格的政治问题,而现在的苏联国内的气氛显然不能草率的在报告上进行措辞。

  现在,站在窗前,卡察列夫就是在揣摩这份报告的措辞,斯大林同志让他完成交涉任务,可是他却无法完成这个任务,那么报告里该怎么推辞责任呢?难道不能完成任务的责任不在卡察列夫不能尽职,而在斯大林同志判定毛病么?假如这样写的话,那么,卡察列夫很可能步他前任的后尘,回到苏联就会人间蒸发。

  别国的外交官,此刻或许正在揣摩着晚会时该如何穿着,或者邀请哪位女士做舞伴,可是卡察列夫却只能站在窗前为报告的事情发愁,这让他的心情有些低落。

  “大使同志,中国外务部派了一名工作人员,盼望能够与您见面。”

  就在卡察列夫站在窗前汗流浃背的时候,一名使馆工作人员走到他的身后,冷冰冰的说了一声,脸上也看不到任何表情,就像卡察列夫一样,似乎生怕被人看出他此刻的心情。

  “请安排到会客室,我马上就赶过去。”

  卡察列夫点了点头,拿出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然后迅速穿上外套,关上电风扇的开关,接着便匆促走下楼去。

  等卡察列夫赶到会客室的时候,那位中国外务部派来的工作人员已经正襟危坐了,这个人卡察列夫以前曾经见过,但是想不起名字了,只知道他在外务部里的地位不高。

  “大使先生,您好,我是中国外务部派来的,这是我的翻译。此次前来,我奉命向贵国政府呈送一份外交备忘录,这是‘亚细亚解放阵线’的共同决定,请大使先生务必通过外交渠道尽快递送贵国政府,同时,我国驻苏大使也已奉命将此情况转告贵国外交部门,想必不久之后,大使先生就会收到国内的电报的。”

  来人只是简略的将他的任务介绍一番,然后将一份外交备忘录转交给了卡察列夫,之后告辞离去,没有任何逗留的意思。

  卡察列夫送走了中国外交官,然后迅速回到使馆,准备仔细看看那份外交备忘录的内容,可是等他赶回会客室的时候,却创造底本放在桌子上的那份外交备忘录不见了,他大惊失色,急忙叫来保安人员,准备搜索使馆,不过最终被证实是虚惊一场,使馆并没有涌现贼,也没有涌现外国的间谍,拿走那份外交备忘录的其实就是一位使馆的秘书,他拿着外交备忘录直接去了电报室,将这份外交文件的内容梗概在第一时间用电报拍回了苏联,当保安人员找到外交备忘录的时候,这份外交文件正拿在秘书同志的手里呢。

  卡察列夫虽然非常恼火,不过他还是压住了火气,谁知道这位秘书同志刚才是在跟谁进行电报接洽呢?谁又能确定这位秘书同志的真实身份呢?还是选择沉默吧,最多将此事告诉外交部门知道。

  卡察列夫默默的等候着那封电报拍发完毕,然后面无表情的接过秘书同志递过去的那份外交备忘录,直到这时,这位大使先生才看到这份外交备忘录的内容。

  内容并不多,要点就是四条:第一,“亚细亚解放阵线”认为,苏联部队进入伊朗境内的行动属于“武装入侵”,是非法的,而且苏联扶持伊朗将军为伊朗统治者的行动也是不可吸收的,这是干涉伊朗内政,而且要挟到了亚洲集体安全;第二,“亚细亚解放阵线”正式向苏联政府提出建议,请求苏联部队必须在1940年年底之前全部撤出伊朗国土,而且必须交还那些被苏联海军抢走的伊朗的军用与民用船舶;第三,以上请求,苏联政府务必于五天之内给予正式答复;第四,假如逾期苏联政府不予正式答复,则亚洲各国不排除采用“果断举动”,以掩护亚洲的集体安全。

  看着这份外交备忘录的内容,卡察列夫浑身是汗,在他看来,这其实不是什么“外交备忘录”,而是一份“最后通牒”,虽然措辞比最后通牒委婉一些,可是这并不能否定它的潜在要挟口吻。

  虽然秘书同志已经将这四点内容通过加密电报拍发回了苏联,但是卡察列夫还是以苏联驻华大使的身份拍出了第二封同样内容的电报,这封电报是拍给他的直接上级的,也就是那位莫洛托夫同志。

  一个小时之后,莫洛托夫署名的回电就拍到了大使馆,内容也很简略:

  “卡察列夫同志,你的工作非常认真,斯大林同志非常满足。对于中国方面的无理请求,苏联政府决定不予理会,同时,苏联政府也决定授权你持续向中国政府进行交涉,假如有必要的话,伊朗所有石油的开采权都可以让给中国,条件是中国政府不能再对苏联政府的举动指手画脚,英勇虔诚的苏联红军指战员将是苏联国家利益的坚定守卫者和守卫者”

  看到这份电报,卡察列夫沮丧之极,他终于拿定了主意,那份报告他不写了,因为他已意识到苏联政府高层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这种钢铁般不可动摇的意志起源是什么呢?卡察列夫认为,这个或许是因为苏联部队的宏大军事机器吧,扫除了那些“叛徒”、“帝国主义帮凶”的苏联部队或许更有战斗力也说不定呢。

  转载的小说1908远东狂人只是为了宣传这部部优秀的小说,让更多的读者分享阅读的快乐,领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同时也为这部小说大作1908远东狂人做个推广。1908远东狂人的所有文字、图片、评论版权都归1908远东狂人作者所有,若您对的转载行为有任何疑义,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确认信息后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无线电子书    1908远东狂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