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一一九 中德冲突(三)

无线电子书    赤色黎明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今天运气真是好的很啊!”张绍波看到跑道清晰的进入自己视野的时候几乎有些不敢相信的自言自语起来。欢迎来到阅读[]]

  “这次的不如上一次的。上次那飞机好歹操控性强,这飞机是改进了很多,但是一旦下了决定采取了飞行姿态就没法变了。这要是让手用这个,出了事情连个跑都没有。”张绍波一口气说道。

  “可是我们看这飞行姿态很稳定啊。”战士们对此不是很同意。

  “这飞机对起飞条件要求太高,我会打报告,飞行大队暂时以训练为主,这种飞机起飞方式完全不合适。”张绍波几乎是彻底否定了继续飞行。不过没人会批评这种态度,至少飞行大队里面没有人。

  在中国的外国驻军为了尽量实施威慑,他们的军事情报比较透明。德舰的情报传递到了徐州之后,与已经收集到的情报一对比,德国太平洋舰队倾巢而出的事实就能够确定。

  “德国鬼子这是准备登6么?”武星辰对此有些意外。

  “炮击连云港能吓住咱们么?”陈克反问道。

同志们也觉得很想不明白德国佬到底想干什么。德国在青岛有个海军要塞,如果把在北京的驻军都给算上,德国海军与海军6战队这等作战部队总共不会过四千。在山东德国人还有一定量的仆从军。但是这帮人  量至多不过一千人。就这么加起来五千人,居然也敢对根据地动手?他们随便一深入根据地,那就是关门打狗。

  陈克原本也认为很可能会如此,不过他又觉得自己是想当然了,“同志们,如果德国人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在连云港修建起要塞的话,你们觉得整个局面会怎么改变?”

  “修要塞的话,他们要塞里头完全靠从海上补给么?”庞梓虽然不太懂海军,但是上了6地之后打仗也就那么几个模式。

  “如果要塞里头只驻扎三百人,一次补给就能让要塞维持好几个月。海上补给并不稀奇。”严复答道。他身为北洋水师学堂的校长,对海上作战非常清楚。

  看同志们都没有反对严复的话,陈克朗声说道:“只要德国鬼子今天在这里扎下跟,明天英国佬就敢在长江上修其他要塞。列强们对中国有一个列强一致的原则。德国佬得到的,其他列强都要得到。”

  “让德国佬死去吧!”庞梓立刻吼道。

  “陈主席,德国佬想着用舰炮来掩护他们的登6部队。这次让我带兵,我绝对不会让他们在咱们连云港垒起一砖一瓦。我亲自上第一线指挥!”武星辰大声说道。

  “我们马上组织地方上的运输队伍,做好战争的准备。”尚远也慨然说道。

  不管是军政干部,还是民政干部,都纷纷请缨或者要求负责这次战争的后勤与保障工作。陈克对此是很高兴的,不过他却有些遗憾,同志们热情有余,但是明显被德国佬的行动给打懵了。这仗是一定要打的,但是却不是这么一个打。如果只是防御战,就算德国佬有舰炮掩护,而这种大口径火炮下,什么土坦克,什么土木挖掘都太抵招。但是陈克觉得实在不行可以使用氯气。以单兵靠近,直接用氯气手雷袭击敌人,也是能有很大的战果的。

  不过这都是战斗安排,从战役上,甚至从政治上角度上,这种脑子一热就满脑子想着怎么和敌人进行作战的方法并不可取。[]

  “同志们,大家先不要着急,这次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希望同志们能够从战略上来考虑此事。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我现在要求同志们讨论出对德国势力,请注意,是对在中国的德国势力的应对。你们可以向我提问,我会回答大家的问题,但是我不会主导这个次的讨论。”陈克说道。旧制度下是很难真正有同心同德的事情,因为旧制度下的等级让讨论者并不平等。下头的人竭尽心力,流血流汗的卖命,结果好处先让上头得到了。然后上头根据自己的个人圈子与利益亲疏进行“赏赐”。这就是旧时代的常态。

  人民党现阶段并没这个问题。党内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地位的不同。职权也远没有与个人利益挂钩。整个人民党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局面。

  同志们都知道德国佬肯定要与根据地起冲突,精神上颇为紧张,没想到陈克居然来这么一出。庞梓焦急的说道:“陈主席,这都啥时候了,你这还给我们出题。你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何必这么拐弯抹角呢!你要是有什么想说的,直接就说好了。”

  陈克点点头,“很好,我现在就说,如果我现在突然突然疾病作,我死了。这个仗要怎么打,这个局面要怎么应对。假如我死了,你们就得给我顶上,革命绝不能因为缺了什么一个人就不再进行了!这绝对不行。”

  这话就说的相当之不吉利,如果不是人民党这样的组织,陈克的话只怕就能引误解。

  尚远一看陈克态度很认真,他立刻要求言。“那就这样,同志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常规战备工作,另一部分从事战略讨论。大家看怎么样。”

  作为淮海省的省委书记,尚远的威信还是有的。他这么一说,同志们当即表示同意。

  “我的心静不下来,现在参与讨论也是瞎讨论。我去准备常规战备工作。”庞梓立刻表态。这种烧烧燥燥的个性也是庞梓的真性情,让他上阵杀敌,或者从事具体工作,庞梓从来不甘人后。不过搞策划,庞梓真的耐不下来这个性子。而且庞梓是真心想和德国佬打仗。镇压景廷宾大叔起义的时候,洋鬼子可是出了大力的,今天能够打洋鬼子,庞梓斗志昂扬。

  要出门前,庞梓突然转过身大声说道:“陈主席,诸位同志。和洋鬼子真刀真枪打仗,最危险的任务请一定要交给我,我庞梓和洋鬼子血战到底。”

  说完,庞梓敬了个军礼,然后大踏步的出门去了。

  一半多的干部都跑去做常规战备工作,剩下的同志们围坐在大桌子周围开始讨论。

  “陈主席,能不能给我们大概指一个方略?”武星辰问道。

  陈克立刻否定了武星辰的要求,“不行,如果画了,让大家讨论什么。当然了,如果大家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和我的方略不同,那我也会纠正。所以现在赶紧开始讨论吧。”

  众人见陈克态度如此坚定,也就不再在这方面废话。战略讨论随即开始。

  严复没有插话,作为海军里头最有资历的前辈,严复对于没有办法用军舰与敌人战斗感到遗憾。不过严复却感到有些庆幸,因为和他在一起的这些年轻人一点都没有因为缺乏海军而有丝毫的畏惧。他们当中也有人眉头紧皱,不过那并非因为惧怕德国人的军舰,而是在认真考虑怎么从战略上才能彻底压倒敌人。

  一直以来,严复都把这些年轻人当成自己的晚辈,当成自己某种程度的弟子。可是听着他们认真的讨论如何守住连云港这块中国的领土,讨论着会面对敌人怎么样威力巨大的武器,以及训练有素的部队。严复突然生出一种以前从没有过的感觉,眼前的年轻人不仅仅是严复的晚辈,在面对外国敌人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同时还是严复的战友。

  这种突然间的情绪让严复的眼睛不知何时有点湿润了,人民党与各路军以及北洋的战斗,严复很难让自己融入到里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严复一点都不喜欢内战,外国人步步紧逼,中国却自己如火如荼的内斗起来,这算是什么事?所以陈克以不希望内战为战略考量,坚持要与北洋谋取妥协,严复是坚决支持,而且颇为欣慰的。

  但是对于人民党态度坚定的要打洋鬼子,严复加坚定的支持。

  “想对付德国人,一定要扼制住他们的舰队。实在不行的话,我们用水雷吧。或者使用蛙人潜水设备到德国人船底放置炸。”武星辰说道。

  听到海军方面的知识,严复的思绪立刻被拉回到现实中来,“想这么做,先就得确定敌人的位置,蛙人的话,携带着能够炸穿船体装甲的炸,这炸体积得足够大。体积够大,水下行进度就很慢,跟不上敌人的船。而且军舰都有损管,你就是炸出一个口子,也影响有限。”

  “那如果用设备呢?”武星辰接着问道。

  “海军学院也在设计潜艇,但是你在海里,为了保证供氧,你得树一个通气管。这通气管为了不被海浪覆盖,还得伸出比较高的高度,这茫茫大海里头突然露出这么一个管子,很扎眼的。”严复依旧给了一个否定答案。

  尚远虽然不怎么懂军事,但是他现这些讨论明显还是拘泥于本土防御,甚至是作战细节。这与陈克所说的战略考虑完全不同。他思量一阵,向陈克问道:“陈主席,如果我们与在中国的德事全面开战,其他外国的态度会是如何?”

  所有人都看向陈克,却见陈克脸上露出了赞许的表情,“如果我们彻底打垮了德国人,而且在这种战争中证明了我们人民党的军事实力。那么列强在做好守住他们利益底线的准备前,是不会对我们动手的。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的事情,列强也不会干的。”

  尚远紧绷着嘴唇,他的想法是如此激烈,即便是绷住了嘴唇,但是尚远的眼角却忍不住微微抽动。稍稍平息了一下呼吸,尚远大声说道:“如果我们这次是要把德国的军事力量从中国彻底打出去呢?”

  有几个同志虽然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是真的听到这个说法,一种颤栗的感觉让他们打了个寒颤。

  “陈主席,这就是和德国全面开战了。”武星辰脸上混合着期待与一种担忧。

  “把德事力量打出中国,和与德国全面开战是两码事。我们并没有能力进攻德国本土,怎么个开战法?”陈克答道。

  “那这该怎么打?”陈天华知道陈克早就铁了心和德国开战,或者说铁了心要与入侵中国的外事力量作战。所以他一开始就没有参与讨论,此时已经确定了作战范围,陈天华立刻问道。

  “我是希望大家来讨论此事,充分的利用学到的知识来判断当前的局面,来对各方利益诉求,以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大家不仅仅要建立对中国认识,还要有一个对世界的看法。我从来不主张闭关锁国,我主张融入到这个世界里面来。咱们人民党通过对外贸易得到了很大的收益。所以我们必须要去接触世界,理解世界。要有对全世界的实事求是的看法。大家接着讨论。”

  “那我问个问题!”武星辰立刻提问,“各国在中国的利益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的确问的很好,陈克就把英国要求彻底打开中国市场,德国希望通过争夺殖民地和市场来扩张德国的势力。法国人跟着英国到处趁机捞好处,以及俄国希望在东北建立“黄俄罗斯”,美国作为后起之秀,全力推动“门户开利益均分”的政策大概讲述了一遍。

  等陈克讲完,武星辰皱着眉头说道:“这听起来欧美列强都是一丘之貉。”

  陈天华毕竟和陈克对此有过讨论,他已经想明白了一件事,“同志们,敌人是不是一丘之貉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到底能够多大程度上保卫中国的利益。而且我们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要把战争进行到什么程度。是只打德国人,还是干脆把所有洋鬼子都撵出中国去?我们是要中断和洋鬼子的所有贸易,还是如何寻求一个暂时的平衡点。这就是战略上的策划。”

  “那这是中央的工作…”武星辰忍不住说道,刚说完就想起陈克已经在淮海省,而且实际上现在的中央基本上都剩了办公处,中央留下的那个办公处负责向陈克汇报,而且把陈克的批示以及其他各省讨论出来的优秀方法传达给整个根据地。

  大家都没有进行这种全盘战略制定的能力,尚远则勉强将几个基本要点总结起来,然后对陈克说道:“陈主席,在这几个基本要点上,同志们现在需要你来进行解释。”

  通过旁听同志们的讨论,陈克已经确定大家现在也就这么一个水平了。尚远能够拿出几个基本要点来,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方法。陈克也不再耽搁,他就针对这些要点对局面进行分析理顺。并且将其组织成整个战略设想。

  严复很能理解陈克提出的思路,不过他却很又跑神了。他一直觉得人民党与其他势力不同,而且与严复自己曾经设想过的能够拯救中国的政治力量不同。其他势力都是下级对上级条件负责,但是上级是绝对不会教下级办事。不会力图让下级学到多知识。就算是这年头的老师也不会做到如此地步。

  陈克方才有句话是真心话,“我死了,你们就得给我顶上。”这就是人民党的制度,军队里面反复强调,在关键时刻,指挥员要亲自带队。只有“跟我上”没有“给我上”这一说。就是因为陈克这样的态度,青年同志们才觉得这场人民革命是自己的事业自己的革命,因为如果前面的同志倒下了,后面的同志立刻就要跟上。就是这么一群在旧时代会被认为是疯子的青年,偏偏创造出了眼前的业绩来。

  “我有没有这样的态度?”严复突然想。思忖了片刻严复就已经确定,他现在的确没有。m

无线电子书    赤色黎明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