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章 发威(六)

无线电子书    玩唐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第三十章发威(六)

  王画又看着武三思说道:“德静王,虽然我不知道那个谶言从何而来,而且你也有做皇帝的潜质,无论什么大臣与你意见不合,马上就将他弄没了。就是我闭门不出,如果不是公主鼎力相救,也没了。”

  两个没了,宋璟张嘉贞他们都想发笑。

  但嘴里也是涩涩发苦,现武三思势焰太嚣张了,就是他们自己对武三思都十分地忌惮。

  “但我问你,你真想做皇帝?”

  “王画,你休要血口喷人。”

  “那么你的意思只是想做一个庆父、赵高、梁冀,董卓了?”

  武三思差点气死,赵高董卓,人人皆知,庆父是鲁国贵族,先后杀了两个国君,后来自缢而死,成语中庆父不死,鲁难未己就是出自他身上。梁冀是东汉大臣,两个妹妹分别为顺帝、恒帝皇后,顺帝死后,于梁太后合谋,先后立冲、质、恒三帝,专横朝政二十年。他掠夺的财产相当于全国半年租赋。这四个人可以说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

  但王画不顾他的感受,又继续说道:“你不想做皇帝,我也弄不懂了。其实这段时间我闭门不出,主动避嫌。就是我手上掌握了一些证据,因为皇上想要国家太平,以和为贵,我还犹豫不决之中,该如何处理。那天就天津桥事发生后,我虽然很生气,宋侍郎到我家中讨要证据,还是没有给,为什么我都低调到了这地步,你还要派人诬陷,再故伎重演,到监狱中再屈打成招,将我害死?不是因为我不想与你同流合污吗?”

  对王画的话李显十分地反感,什么动不动做皇帝的,那么容易吗,简直没有自己当作一回事。但也不能不承认王画的话有理儿,人家都闭门不出了,你个武三思为什么要逼人太甚!

  当然不是那么一回事,现证明了武三思将矛头对向王画是正确的,但没有做好,反而让王画反咬得很伤很痛。

  武三思不想与王画说话了,他对着李显喊道:“陛下,臣要弹劾王画,他以一个学士之职,殴打朝廷大员,然后私自绑架我们家的下人,用严刑逼他们做伪供谄害臣等。按照律法,应当处以斩刑。”

  “唉!”王画突然叹了一口气,说:“武三思,如果按照律法,我顶多斩上那么一两回,可你这个项上人头,不知道要斩上千回万回,从滑州近万灾民因为你,因为你的手下被白白屈死,再到朝廷数起大案,无数人家家破人亡,难道你杀的人还不够多吗?”

  李显不知帮助谁说才对,反正这两个人都让他十分地生气。

  王画又说道:“而且你说我用严刑逼他们做伪供,这个加不难,他们现都被我安顿下来,时间不长,可以让大夫验他们身上有没有任何伤。如果有,请皇上真将臣处斩,以正纲纪。不过武三思,你不急担心,我没有权利决定你的生死,决定你的生死权利只有皇上一人。这个卷宗,我等会自有安排。下面我要与皇上进奏第三件事。”

  王画看着李显说道:“陛下,恕臣大胆评价一下陛下的祖上。远古太遥远,我就不谈了,我从陛下祖先说起,太祖景皇帝李虎,西魏八大上柱国之一,勇猛善战,力擒猛豹。就是臣斩杀豹子,也有这个胆量与信心,但让臣将它活捉再斩杀,臣只能说一声,无能为力。想到他的事迹,我只能用敬仰二字形容自己的心情。”

  这是老李家光荣的事迹,李显听到这里脸色缓和了一下。

  “再观元贞皇后独孤氏,出自于堂堂的独孤家族,不谈独孤信的鼎鼎大名,就是他的三个女儿,北周明敬皇后,隋文献皇后,唐元贞皇后,皆是他的女儿,我不知道需要何等的福份,才能享有这等荣光。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再到高祖,一统天下,让亿万苍生停止了战火的屠杀,这又是何等的大德。而窦太后是来历不凡,血脉来自周武帝的外甥女不说。而且从生下来就与众不同,刚出娘胎头发长过颈项,三岁时头发与她身高一样长短。六七岁时她就对周武帝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非常担心,说,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语惊四座,好象许多人说臣从小就很聪明,反正臣知道臣六七岁时根本就没有这个远见。隋文帝受北周禅时,皇后又说,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如此的才气,如此的忠义。臣再次说敬仰,再敬仰!”

  不知道王画历数李家祖先是为了什么,但听到王画说起这些祖先光荣的事迹,李显显然十分开心。如果武三思说不稀奇,这是出自又臭又硬的王画嘴中,意义非同凡响。

  “然后是太宗,太宗常说不如尧舜,上古的事,没有准确的历史记载,臣不大相信,但有史记载之后,论文治武功,有几个人胜过太宗皇帝的?再说长孙皇后,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血脉尊贵不说,论贤惠,古今有几个皇后能比得上长孙皇后的?”

  听到这句话,许多大臣黯然低头,一个个心想,如果韦氏能有长孙皇后十分之一贤惠就好了。

  “再到高宗,我不知道后来历史怎么记载,因为他的低调许多人会疏忽他的睿智,他统治下唐朝的疆域大,也击败了高丽、突厥、吐蕃。再到上皇,虽然我知道座有许多大臣,对她不满,但凭心而论,上皇一代雄主,以一个女子身份执掌天下数十年,这是何等的气魄与才气谋略!陛下,我常听一些名门望姓夸耀他们家族的血脉,但看看皇上身上的血脉,我只能说他们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皇上身上流动的每一个血脉,都散发着智慧,胆略,勇气,贤良,几乎将天下优秀的血脉集中到你一个人的身上。”

  现不是象宋朝,草根阶级翻身作主了,就是宋朝也讲究一个血脉传承,不过不象唐朝那么严重罢了。但唐朝,十分讲究血脉的,经王画这么一说,李显终于不顾他眼前那份册子带来的后果,呵呵乐了起来。

  但王画说完后,瞅了宋璟一眼,他刻意将轮椅推到宋璟旁边,离他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而这一番话不是拍李显的马屁,是要为接下来拉开号角的。而且也是为宋璟铺下一条道路。不过不知道宋璟能不能反应过来?

  “这段时间,臣听市井里对陛下有一些评论,说陛下是昏君,是庸君。”

  李显一张笑容的脸立即停住了,心中苦涩地想,这句话也只有你敢说。但王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让人还不能发作。

  “但臣有臣的想法,这近一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陛下登大位,万事从头做起,难免有些不足之处。而且陛下孝顺,虽然臣与皇上交谈不多,但听出来陛下对上皇又有一点愧疚之心,古今以来,牵涉到皇位之争,杀父杀子杀妻杀母,无一不让人感到丑陋无比。但陛下不因为上皇的惩罚,继续对上皇孝顺不止,臣折服。”说到这里,他轮椅上伏下,深深施了一礼。

  李显哭笑不得,刚才一句话让他想发火,这一句话让他想咧嘴而笑。这个王小二,让人又爱又恨的王小二!

  “陛下不但孝顺,而且仁慈。况且陛下身上集中了那么多优秀而又高贵的血脉,陛下会是一个昏君,一个庸君?只是因为政草创,政局未稳,就是楚庄王还蛰伏了三年之久。所以臣认为陛下将会是一个雄主,象太宗高宗那样的雄略之君王!陛下,恕臣斗胆问一句,你能做到吗?”

  大家哭笑不得,这个还真斗了胆子,竟敢这样发问。

  李显也差点噎死,过了半天才说道:“谁说朕不想做一个英主的?还有,你这个王小二,如果想要朕做一个英主,明天乖乖给朕上早朝,也不要再给朕招惹太多是非纷争,多做点实事。这也是你对敬晖等人说的话。”

  这都是一条好消息,许多清流大臣听了为之一振,有了王画这个刚炮,还有了李裹儿一个辣妹子一边为他袒护,并且也承认王画的才情,只是几句话就将李显的信心挑了起来。以后朝堂上将一扫前段时间的阴云。

  但王画心知肚明,如果自己真的同意了,可能这一个月内都不知怎么死的。

  到了朝堂做什么,明显所谓的清流会欺自己年幼,孤立无援,以后用自己做枪头。武三思一伙人则将自己恨之入骨。这还好一点,因为自己说了一句话,所谓的八鹰,点明了武三思控制了大部羽林军。李显没有发问,这是怕自己上面做文章,将事态扩大化。但回去后不可能不调查这些人的,毕竟是羽林军,这关系到皇家的地位安全,他不怕再来一个政变?

  那么这八鹰将会被大部分驱逐出去。那就会导致另一件事的发生,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重掌控大部羽林军。因为他是一个胡人,又因为与自己交战时战败,虽然后来封为辽阳郡王,武三思对他没有意。

  但因为五王的下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员,李多祚怎能心里面不戚戚不安?而且王画也听到李多祚与李重俊开始走近。这是一个明显的征兆了,一旦李重俊政变,无论他下场如何。自己走到了朝堂,与武三思正面作战多时,韦氏也会将余恨发泄到自己身上。到时候就是李裹儿拼命,韦氏也会为这个情夫,得力的左膀右臂惨死,将自己斩杀。

  而且现李显让自己颠得热血沸腾,可自己那一次与李显交谈,不是让他感觉到“如沐春风”,但回到皇宫呢?

  什么都变了。

  因此李显的话不能当真,当真自己就傻了。

  不过王画还是拍了拍大腿说:“陛下,臣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臣的腿伤快要好了,能下人扶持下,开始能够稍许走一段跑。大夫预计大约一个月内,臣就能完全下地走路。到了那时候,臣会主动向皇上讨要官职的,再不能象现这样,做一个小小的学士。”

  李显终于呵呵乐了起来。他问道:“能不能向朕透露一下,讨要什么官职?”

  王画想了一下说道:“太高了不行,臣的岁数小了一点。太低了皇上自己儿都不会同意的。因此臣想六部中讨要一个侍郎,兵部不行,现国家太平,不用臣掌管军事。礼部也不行,臣执掌礼部是一个笑话。刑部也不行,臣经常做一些逾制的事,自己都不能够表率,如何执管刑部?吏部关系重大,考核天下官吏,臣是非观太强烈,不能把握大局。因此户部稍嫌可以,工部佳。”

  连李显都听出来了,礼部恐怕是做不来,刑部是忌悔,怕有人怀疑王画利用这个打击报复武三思。兵部与吏部一个是掌管军事的,一个容易树立私恩,王画主动避嫌。所以才提出户部与工部。

  虽然讨要了,但这份灵珑心思让李显感到十分开心,他同样乐呵呵地说:“那也可以,正好一个月后元旦已过,你那时也到了加冠之年。朕准了。”

  以王画的年龄,这份任职还是有点过重,可以他的资历声望才气功绩,也能担任。王画伏了下去说:“那么臣提前谢陛下隆恩,到了那时候,臣也进献一盘好的烧尾食给陛下。”

  李显呵呵一乐。

  可王画话锋一转,又说道:“但臣还没有说完。陛下一身荣光,天下无人能及,大唐盛世,不是一个小小的偏远楚国诸候可以相比。三年太久矣!陛下,因此臣希望你立即有所作为。昔日,武候曾写表,让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倾颓也。后主不听,武候去世没有多久,三国中蜀国先亡。三国之事,不提,太宗曾为子孙留下一书《帝范》。第一条就是君体,爱民,志向远大,宽广胸怀,建德。”

  其实王画前几天也说过志向的问题,志向有多高,就能飞得有多远。

  “第二条是建亲,学会用人与放权,以及处理亲疏的关系。太宗还特地谈到西汉藩王之乱。请问皇上,武三思是为宗室,无可否疑,但是武氏弟子,前几年如果不是上皇知道何亲何疏,都有可能继承皇太子之位。当然,如果陛下用武三思,亦无不可,陛下就是这个国家的天,地,父,用一个大臣又有什么不妥呢?但看如何用,本来武三思有登临帝位的可能,再加上谶言,还有现权倾朝野,翻掌为云,覆者为雨,陛下不怕这个宝位有危险?”

  王画将前几年武李争皇太子的事翻了出来,虽然李显不悦,可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警惕的神情。

  其实大殿中有许多进大臣,听过王画,但没有看到王画早朝上的做为。王画真正早朝上的事迹以前只有两回,第二回是到滑州振灾,讨要权利的。第一回还是前几年,向武则天上奏的那几条。但这两回都震动朝野。现亲眼所见,就是因为升迁,第一次挤入朝堂的张九龄也暗自叹佩,这个大舅子是一个大场面的人物。场面越大,头脑越清醒。

  如果一上来就武三思什么什么的,未必起作用,但首先肯定了李室的光荣血脉,李世民的雄才大略,用李显这个牛气的爷爷的话来进谏,李显不听也得听,武三思都不能反驳。特别是加上了前几年武李争位的事,让李显引起了警戒。

  “这篇中,太宗还说了其他的事,相互制衡,不能让某个大臣权倾朝野,请问陛下,现谁来掣肘武三思?难道让臣我吗?臣朝中要朋无朋,要党无党。这一次是因为陛下大度,原谅了臣的行为,但臣可一,可二?可三?如何掣肘?再找其他人,魏相公?为什么你这段时间不敢进谏了?”

  魏元忠不能回答。

  “当然,君是舟,民是水,所以太宗这篇里再次说了,要为百姓做好事。第三篇是求贤,太宗说了,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这与武候的亲贤臣,远小人,亦是一理。陛下,为什么臣要闭门谢客,魏相公原来耿直敢言,现很少说话了?是因为不敢说话,就象臣一样,只是因为送了五王,让他们忏悔,如果不是陛下大度,公主相救,臣会有什么下场?陛下,国事到了如今的地步,陛下如果还不清醒,国家危险啊。”

  又针对了武三思,但武三思还是无法反驳。也不是他一张利牙变笨了,他是看着那个小册子,这才是他的思考对象。王画怎么说,有什么用?说得水点着灯,只要将韦氏这盏灯不点亮了,后结果是零。

  可是这个小册子却是实打实的证据。

  “陛下,太宗第四条说的是审官,又一次提到了安民,可见民是国家之根本。求才用官去其长,用其短。就象臣一样,放礼部,臣有什么用?”

  李显老脸一红,春天他正是让王画担任礼部侍郎的,主要这个侍郎虚名很大,实权却又很小。

  “还有武三思,也可以用,如果陛下考虑到当年上皇时的盟约,为什么不能给武三思荣华富贵呢?”王画这一说,众人愕然不已,但想要进不学会退怎么行呢,所以王画话锋一转又说道:“但陛下将国事怎么能交给他呢?近朱者朱,近墨者墨,我不说武三思的为人,就看他手下这一群虎狗鹰,卖友求荣,陷害忠良,胆大妄为,视百姓猪狗不如,就可以想到武三思的品性,这样的大臣掌控着国家政权。我不说谶言了,但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前途?”

  “第五是纳谏,忠言逆耳,恐怕今天臣这番进谏过后,陛下心中再也不会想让臣担任什么侍郎了,甚至会认为让臣发配到岭南,离京城越远越好。”

  许多大臣一起低头窃笑,李显是哭笑不得,事实王画点中了他心中的想法。

  “但陛下,忠言逆耳利于行啊。昔日太宗何尝不被魏征气得七窍生烟,但正为虚心的进讽忠谏,拨乱反正,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江山。诫盈,陛下性格柔和,离骄横尚有很远距离,但陛下前段时间,为了置国事不顾,游猎一月有余才返回京城?崇俭,陛下亦可,但宗室弟子近日多有不法之事,纵奴强抢百姓,请陛下多加约束。赏罚,不避亲,不讳仇,必须公正,既然五王因为不知进退,流贬岭南,那么武三思犯下这么多罪行,陛下,该当如何处理?”

  好不容易平静了一下,又牵涉到了武三思的头上。

  现看来,李世民这篇《帝训》一大半就是专门针对武三思而来的。

  “农是国家根本,前几个月粮食危机,都到了动摇国家的地步,但我看到许多官员做什么?还有武三思你做什么?难道陛下赏赐你的钱不够多吗?阅武,军队是国家和平的盾石,现军队如何?还有,武三思,羽林军是国家的翘楚,你为了掌控军队,将亲信按插羽林军中,我不谈是何用意,请问那些弟子有什么能力率领军队?崇文,不但是崇仰文学,而且崇仰道德。为什么太子与公主灾区一行,百姓对陛下恩戴百至?陛下,请三思。”

  说到这里,他又指着那本小册子,说道:“臣今天来早朝就是这三件事。陛下认为当赏可以赏,我伤势一好,立即当其赏行其事。如果陛下认为当罚,请罚,臣也无怨言。臣还是那句话,陛是君,是天,是父,臣是民是地是子,君命不敢违。而且臣也知道陛下的心意,陛下如果认为国家以和为贵,武三思陛下掌控之中,不会动摇国家根本。臣马上将这本小册子烧掉。如果陛下认为他为了一私之利,居然敢目无君上,污蔑皇后、公主、昭容,臣立即将它交出来,让相关官员审理此案。不过臣想,这件事也是千古未有的悖逆大案,不要说诛灭九族,就是十族,也不为过。陛下,何去何从,我听陛下的意思。”

  说着将火舌掏了出来。

  但眼睛却看着宋璟,那意思是我发了力了,也轮到你了。事实也发了力了,这几个月来,如此弹劾武三思的,也只有王画一个人。但也不能让我一个人玩啊,现这本重要的小册子,就放我的轮椅上,我一只手扶着轮椅,一只手拿着火舌,又正好你面前,你不是很想要这个证据吗?只有你一弯身,就能将它抢过去。

  宋璟怎能不明白王画的意思,但说是说,做是做,一旦他抢过去,那就是不管李显是什么想法,武三思是什么想法,公开进入这个大案。这个后果,他不由地犹豫不决起来。

  但王画却将火舌引起了起来,不时地撩小册子的边缘,又迅速看了一下宋璟,那意思你别指望皇上同意了,马上它就要烧掉了,烧掉了什么都没有了。来吧,上吧,抢吧,快点吧。过了这个村,再也没有这个店!

更多精彩

无线电子书    玩唐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