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战后事宜(一)

无线电子书    三国之江山美人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雷云望了望堂中的情形,随后缓步回到了堂上,轻叹道:“不瞒诸位…舍弃这两座大营也实是不得已而为之。若不舍弃这两座大营,我军的伤亡必然会更大,或许会是如今的十数倍乃至更多…大营没了,还可以再建;然而我的将士们性命若是没了,孰可使之复生?我辽东三军将士虽然甘愿为我这个主公、为我辽东百姓血染疆场,然而身为人主,我却需要他们活著…”

  这倒并非他在刻意笼络人心,而是据实而论,有感而发。

  “主公真乃仁智之主…”

  “主公英明…”

  闻言他之言,堂中的众人之中顿时响起了一片称颂。

  少时,只见晏明又微微近前道:“主公,此番我军大胜,为何不乘胜追击?适才小弟来时,帐下诸将均纷纷要末将向主公请命征讨那高句丽呢,各师各营的士兵们亦是满腔怒火,争相请命,请求发兵攻打高句丽…”

  言至于此,他抬头望了雷云一眼,继续道:“据末将所知,此番这十万大军全军覆灭之后,高句丽国中之兵马已不足五万,且大多皆是老弱…如主公予小弟三万兵马,小弟保证三日之内破其都,灭其国,为我辽东永除此患!”

  “呵呵…看来我们的晏大将军是心有不甘呐。”雷云闻言不禁笑了起来,而后望著裴信、田丰等人道。

  此情此景,裴信、田丰等人面庞之上亦不禁浮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雷云略略舒了一口气,而后轻轻拍了拍晏明的肩膀,含笑道:“贤弟呀…你说得很有道理。此时若发兵而攻之,倒也却有几分胜算。然而…你可曾想过,我辽东军先是征伐公孙瓒,紧接著便又再战公孙度的二十余万联军…如此连番作战,三军将士均已疲惫,实不宜再兴师动众,此其一也…其二,时下已是初冬,天气寒冷;地处东北方的高句丽已然早早封冻,于战亦是十分不利…其三,我军若东征高句丽,则是在人家家门口作战;其将士为保卫家园,必将拼死一战,如此我军即是取胜也必损失惨重,这可非为兄所愿呐…”

  “主公所言极是,晏将军且不可太过心急呀…”雷云言毕,田丰也当即笑著开口道。

  “可…此时良机难得,若是就此错失岂不可惜之至?再者…如不抓住时机一举将之扫灭,他日又必将为患呐!”晏明微微望了他一眼,心有不甘地道。

  “晏将军…此一节你大可不必忧虑。”田丰闻言缓缓地从席位上站起身,而后举步走到他的身旁,“经此一役,高句丽与三韩部落的二十万联军已全军覆灭,可谓元气大伤,数年之内怕也难以复起;然而…主公心中对这些宵小亦是痛恨已久,岂会坐视他们再为辽东之患?”

  “知我心思者,乃先生也。”雷云听罢不由地笑了起来。

  言毕,他面带笑容地望著晏明,淳淳地道:“贤弟,《春秋》有云: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而今你已身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今后遇事务必要沉着冷静,且不可再轻率行事…”

  言毕,他又望了望裴行、丘力居等将,肃然道:“你们都记住…为大将者,身系全军之安危,应当不因情势危难而存必死之心,不因身份尊贵而轻慢侮人,不因才智独到而私谋违众,不因将士用命便好大喜功…不骄不躁,百折不挠,方为为将之道。”

  “兄长之言,字字珠玑…小弟受教了。”晏明闻言面庞上不由地露出一丝惭愧之色,而后躬身伏拜道。

  “我等谨记主公教诲…”裴行、丘力居等人闻言也面带恭色地躬身致礼。

  雷云面带笑容地望了晏明等人一眼,继而在堂上缓缓踱了几步,负手谓几人道:“我已命人在襄平的西南方与东南方扎下两座营寨,以供三军驻扎,少时你们引军前往即可…”

  “诺…”晏明、裴行等人纷纷应道。

  待雷云嘱咐罢晏明等人之后,沮授也起身进言道:“主公…此一役我军俘敌达八万余人,这些人留在营中恐非长久之计呀…依在下之见,主公还是尽快设法处置为妥。”

  “对对…沮大人所言极是。”晏明闻言神色顿时有些恍然,而后有些苦恼地望著雷云,“这些人杀不能杀,放又放不得,留在军中更是不妥,这可如何是好?”

  闻得二人之言,裴行、丘力居等将的目光也纷纷集中在了雷云身上。

  此情此景,雷云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而后便直接将球踢给堂中的众人…

  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他将这一难题推给众人之后,大堂之中随即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良久之后,堂中的众人方慢慢地平息下了…

  眼见众人议论了半天也未能拿出一个对策出来,雷云即开口道:“既然诸位皆无良策,那么此事便只能由我来独断了。”

  “恭听主公示下…”

  “请主公吩咐,我等尽奉主公之命…”

  众人闻言均略略起身,而后躬身揖了一礼。

  “好…”雷云见状面庞上微微浮起一抹笑意。

  继之,他望了一眼面带期切之色晏明等人,缓步走过去道:“贤弟,你可将这八万余人分成两部;第一部为两万人,剩下六万余人则全部划归另一部…此后,第一部的两万人你可再将之一分为二,用以重建南北大营;其余六万余人你可将之尽数押往蓟城,将其交与长史大人…幽州六郡方定,百废待兴;各地均急需劳役,这些人可用于筑城修路、修建水利…”

  “此外…你顺便带我口令予伯父,只要那些俘兵不聚众闹事,便尽量善待,并按月支予其一些工钱。若是其做工卖力,三年后可全部方其归乡…哦,你也可将我之意告知那些俘兵。”

  “哈哈哈哈…主公英明!”晏明闻言不禁朗声笑道。

  “主公英明!”

  余下众人亦纷纷齐声称颂。

  雷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继而笑著谓晏明几人道:“此时大战方毕,你们几个还是先回军中去罢。待我处置罢这边的事务之后,便去营中探望将士们。哦,还有…自今日起,全军放假五日,重赏三军将士,有功者另行重赏!”

  “末将代将士们谢过主公!”

  “多谢主公!”

  闻得雷云之言,晏明、裴行等人当即微微躬身。

  目送晏明几人离开之后,雷云微微望了望堂中的众人,而后含笑道:“诸位一早便在此待命,粒米未进,此刻腹中想必都饿了罢…王亢,你速去命人备膳,我要与诸位大人一同用膳…”

  “诺…”侍立在一旁的王亢闻言,当即躬身应道。

  “多谢主公…”

  “谢主公。”

  众人闻言当即纷纷施礼。

  王亢离去之后,裴信突然缓缓起身,而后微微施礼道:“主公…公孙度之长子公孙康与此番附逆之人以及其族人已全部羁押在狱。这些人该当如何处置,还请主公示下…”

  他的话一出口,大堂之中顿时一片寂然,静得针落可闻…

  闻得裴信之言,雷云微微叹了一口气,而后道:“岳父…劳您向在场的列位大人说一说罢,我想听听诸位大人的建议…”

  “诺…”裴信闻言当即又行了一礼。

  少时,他转身望了一眼堂中的众人,缓缓道:“诸位大人…此番公孙度叛乱,辽东之豪门大族多有附逆;其中,柳毅、阳仪、柳渊、郑礼等数十名大小文武官吏直接参与叛乱,柳家、郑家、孙家、张家等三十多个豪门大族多有人牵涉其中…据查实,此番直接参与叛乱或与公孙度有所勾结之人共计百余人,再加上其亲族子弟,人数便达两千五百余人…此外,适才在下已接到禀报,公孙度与张敞率军离开治地之后,其族人也分别神机卫与接管乐浪城的水师将士悉数拿获,现正押来襄平…”

  堂中众人闻言之后大都面露惊色,而后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无一开言。

  “如何?该当如何处置,诸位议一议罢。”雷云望了望堂下众人,继而淡淡地道。

  关于此事,他心中其实早已有了打算…

  虽然如此,此时他还是要问一问众人,就像以前一样。

  过了片刻,参事公孙昭起身揖了一礼,继而道:“主公…这些贼子公然作乱,罪大恶极…依在下之见,当尽诛之,如此便可永绝后患!”

  “主公,属下附议…”公孙昭言毕,其身旁的王睿也略略揖手道。

  说起正事,他的面庞上已毫无一丝散漫的模样,整个人看上去无比的郑重…

  继二人之后,卑文、阎志等十余名大小官吏也出言附和。

  雷云不置可否地望了他们一眼,而后将目光转向了余下的诸人,淡淡笑道:“列位有话尽可直言,言者无罪…”

  一言不发的这些人正是以宋家、周家、纪家为代表的豪门大族…

  这些人曾经尽心尽力,竭力支持他取代公孙度,奠定了辽东大业,但最终却为了自身利益渐渐与他疏远…

  尽管雷云心中清楚这是迟早之事,但当事情露出苗头之后他依然忍不住暗自叹息。

  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士族,而大多数世家大族的原则是家族利益高过一切…

  无论是效命于公孙度还是效命于他,这些人一切都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当他的所为不能满足这些人的利益之时,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再与他同心同德…

  当然,他也不否认其中也有例外,比如田家、卑家等等。

  事实上,而今雷云手下众多的文武官吏大多皆是出自平民;尤其是三军将领,其基本上都是他亲自从平民之中选拔出来的人才…

  以一人的力量去对抗一个阶级,那无异于以卵击石,也无疑是十分愚蠢的;就算是一时得势,最终也必将失败无疑,这一点雷云是再清楚不过了。

  历史上,魏、蜀、吴三国的奠基皆出身卑微(曹操为宦官之后,孙权之父孙坚也是出身卑微;刘备虽号称“皇叔”,但实际上也是起于微末),因而他们也无意建立一个以士族阶级为根基的政权;然而,在面对士族地主阶级这股时代的主流力量之时,他们却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法…

  例如曹操,他选择了同士族阶级对抗,在任用一些愿意效力的士族的同时,暗中也在提防他们;尤其是在其晚年,他更是对一些阻挠他的名士频频痛下杀手,然而他最终还是未能改变时代的潮流…

  曹操去世之后,其子曹丕为了获得世家大族们的支持,立即便放弃了曹操对士族且用且防的路线,选择了同大士族们进行利益合作的方式。

  因此,曹丕虽然最终登基做了皇帝,但此时的魏朝实际上已非曹操时代的魏国…

  此时的魏国已经成了士族阶级的天下!

  国家建筑结构的改变,便注定了曹魏必然会被士族所取代的命运。

  至于刘备与孙权,他们虽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但三者的命运则是殊途同归…

  于是,魏蜀吴三国最终合归一统,整个天下全落入了大士族司马氏的囊中!

无线电子书    三国之江山美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