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471 追悼会

无线电子书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你好,我就是。”夏红军赶忙回答:“路大哥不幸英年早逝,请你们要节哀顺变。”

  王天乐点了点头,突然说道:“夏作家,您的爱人叫陈招娣是吧?”

  “是的,怎么?”

  “这就对了.....当年我大哥去燕京领茅盾文学奖,因路费差点不能成行,是一个叫陈招娣的读者雪中送炭,寄来5000块钱。”

  “对此我大哥一直念念不忘,想感激这个叫陈招娣的读者却查无音讯,直到前不久你结婚,我大哥才知道是那个姑娘是你的爱人。”

  “我大哥本来想去燕京当面对你表示祝福和感谢,可惜那时已经走不动了.....”

  说道这里,王天乐眼眶一红,声音有些呜咽。

  夏红军赶忙安慰道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路大哥一生经历过好多磨烂,但他的小说却激励了整整一代青年,必将会继续影响下去,就这一点路遥大哥在九泉下也会感到欣慰。

  最后,夏红军在悼念薄上写下:“山花破土,惊心动魄的一幕,光灿人生鸣九霄;延河奔流,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世界垂千秋”一行字,表达自己的哀思。

  一个披麻戴孝13岁的小姑娘在亲友的搀扶下,走进到路遥身边。

  路遥已经离异,她是路遥的女儿路远(那时候还没有改名叫路茗茗)手里拿着早就为父亲制作好的一张生日卡片,听说准备在父亲43岁生日那天,亲手送给他。

  可惜没等到这天。

  路遥非常爱自己的女儿,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个女儿奴,在他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提到女儿:

  “因为元旦就在眼前,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日子里,为了亲爱的女儿,我也得赶着回去,其实这也是唯一的原因…想着马上就要看见亲爱的女儿,两腿都有点发软“。

  可惜了.....

  在追悼会上,夏红军还见到贾平凹、陈忠实等一帮文人作家,都对路遥的病逝感到痛惜。

  追悼会在一片肃穆中进行,小姑娘路远哭的声音近乎嘶哑,当大家围绕木棺做最后的道别的时候,她突然挣脱了亲友的搀扶,向路遥的水晶棺扑去。她以惊人的爆发力,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嚎叫:“爸爸啊!爸爸!”

  看到小姑娘这个样子,夏红军心里难受,默默走出了殡仪大厅,静静站在对门亭子里。

  外面还下着大雪。

  这时候有个容枯瘦的的老人,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文质彬彬从殡仪大厅里出来,摘下眼镜悄悄擦了擦眼眶的泪水,看来也是忍受不了大厅里悲凉的气氛。

  夏红军认出了,真的是张贤亮。

  张贤亮作为作家,最熟悉的作品就是被改编电影《牧马人》的小说《灵与肉》。

  张贤亮的文学创作之路起步甚早,不过十几岁的中学时期,他便开启了创作之路,之后因《大风歌》被视作“诱派分子”,经受了长期的“劳动改造”。

  这一改造就是22年。

  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是苦难和煎熬中度过,等79年平反之后,他已经40岁出头,人到中年。

  正因为生活的磨难和感悟,他才写出了那本《灵与肉》。

  对于这样的人,夏红军心里很是钦佩,想了想走过去:“张主席?”

  张贤亮认出这个年轻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夏作家?你是专门来参加路遥的葬礼?”

  “是的......我昨天听说路遥病逝,今天就赶了过来。”

  “唉......年纪轻轻就走了,实在是可惜啊.....”张贤亮叹了口气。

  43岁?

  那时候他才刚刚平反,重新燃起对生活对文学的渴望。

  “写篇悼文吧.....”张贤亮突然冒出一句,不知道是对自己还是对夏红军说。

  夏红军点了点头。

  “你告别了这个世界,但从未真正远去”

  夏红军已经想好自己要写的悼文题目。

  本来他还想提租赁影视城拍片的事情,但是觉得在这种场合下谈生意实在是大煞风景,于是就问了张贤亮在安西的住处,说有个朋友准备拜访他。

  路遥的追悼会结束后,夏红军就和郭前进带着他的小秘赶到张贤亮住的宾馆,相互介绍之后,就谈起租赁西部影视城拍片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张贤亮表示欢迎,说自己打造这个影视城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影视业,并打造一个旅游景点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既然是夏作家的公司投资的影片,一切租赁费用价格最优,最后张贤亮还开玩笑的对夏红军说:“小夏,你那本《大话西游》我也看过,彻底颠覆原著,一旦电影火了你可是给我们西部影视城留下一段传说。”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夏红军赶紧谦虚道。

  不过确实,《大话西游》电影给西部影视城留下几个著名景点:牛魔王娶亲,唐僧处刑.....还有清城里夕阳武士站着的那一段城墙。

  “带上头箍,不能爱你。摘掉头箍,爱不了你”......

  合作协议谈好,郭前进要带着秘书前往宁夏西部影视城进行实地勘察,并打电话给燕京的林梅,让她组织公司员工赶往宁夏做拍摄前期筹备工作,

  而刘镇伟带着《大话西游》的剧组不久也要从香江飞来。

  这里面没夏红军的事情,他准备返回燕京,但临走前准备去一趟安西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看望自己的学生刘巧玲。

  刘巧玲是夏红军在西沟村支教时资助的一名女孩,因为天生一副好嗓子,所以夏红军在临离开西沟村时候,将小姑娘带到安西,考进了安西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一晃三年过去,夏红军也没见过女孩不知道在这里生活的怎么样,所以趁现在有时间决定看望下女孩。

  进了安西中路附属中学的校门,夏红军找到找到女生宿舍楼,跟宿管阿姨说了几句,没过多久,就看到一个女孩飞快跑了出来。

  正是刘巧玲。

  呀.......成大姑娘了,差点认不出来。

  在夏红军的印象中,那个又黑又瘦的小女孩不见了,变成一个身材苗条的俊俏大姑娘,只是衣着有些陈旧。

  “夏老师!”刘巧玲叫了声,满脸喜色中带着意一丝羞涩。

  夏红军点点头,详细问了刘巧玲现在的情况,她已经上高一,除了文化课外,主要学习民族唱法。

  又问她现在生活怎么样,钱够不够花,女孩连连点头。

  “巧玲,高中毕业后准备考哪所音乐学院?”夏红军问道。

  “班主任让我考安西音乐学院....”刘巧玲回答道,立刻又说道:“夏老师您说让我考什么,我听您的。”

  “争取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吧,你来燕京上学也好照顾你,这么小一人呆在安西上学,也苦了你。”夏红军想了想说道。

  听完夏红军这话话刘巧玲眼眶慢慢红了。

无线电子书    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