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书页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六章 盐铁会议

无线电子书    大汉都护
🔊点这里听书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浏览器

  霍光看隽不疑三十多岁长的一表人才,忽然想起来自己有个适龄的闺女呢,他开口说道:“京兆尹,年岁几何?我家中有一小女,尚未婚配。

  我见京兆尹你一表人才,若是你不嫌弃,可愿成为老朽的女婿?”

  霍光这辈子别的不多,就是生的闺女有点多,好家伙,七八个闺女,嫁的人也都不一般。

  现任的车骑将军上官安之妻,上官皇后之妻是霍光的女儿。

  现任的少府邓广汉,其妻子是霍光的长女。

  骑都尉赵平的妻子也是霍光的闺女。

  现在还没当度辽将军的,正在担任羌骑校尉的范明友也是霍光的女婿。

  中郎将羽林监任胜也霍光女婿。

  金日磾的儿子驸马都尉也是霍光的女婿。

  当然,还有汉宣帝刘病已,以后也会成为霍光的女婿。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霍光的女婿是遍及朝野。

  当然,即便是隽不疑一次平息了刘泽叛乱,这次假卫太子事件又展现了一下自己的高光,但以霍光的地位,给隽不疑当岳父也是绰绰有余的。

  但隽不疑却起身躬身向霍光拜道:“谢大将军好意。仆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内子与仆自幼定亲,待其及笄,我二人便成亲。

  这些年,孝敬母亲,抚养幼儿,结交亲临尽皆夫人操持。

  纵然劳累,夫人却未曾言苦。

  大将军愿意招仆为婿,臣深感荣幸,也自然知晓,若仆为大将军之婿,未来仕途定然坦荡。

  但若仆为了攀附大将军,便将十几年结发恩情弃之如泥沙,此和禽兽有何区别?

  大将军,请恕仆无礼,娶大将军之女为妻,非臣不愿,实属不能!”

  说完,隽不疑深躬到地,久久未起身。

  霍光听此,看着还在躬身不起的隽不疑,片刻才赶紧将隽不疑扶起来道:“京兆尹何必如此。实属老朽唐突了。

  快快起身。”

  在霍光的搀扶之下,隽不疑才起身。

  许延寿看着这一幕,心中感叹,不禁对隽不疑甚是佩服。

  若隽不疑说的是真的,说明隽不疑此人重感情,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若隽不疑说的是假的,就是以此为借口,不想当霍光的女婿,说明隽不疑此人心思清醒,目光长远,不被眼前的巨大利益迷失心智。

  经隽不疑和霍光这么一搞,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了。

  几个人又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众人便散了。

  接着,又没过多久,廷尉那边已经将认识张延年的同乡给接来了。

  经过辨认,此人果然是假冒的卫太子,待一切审理清楚之后,廷尉将审理的情况报告给了汉昭帝这边。

  根本就没拖延,张延年被腰斩弃市了。

  这场真假卫太子的闹剧所造成的影响渐渐散去。

  在此事散去不久,某日,汉昭帝按照惯例前往椒房殿去交公粮。

  许延寿在长秋宫外迎接,两人见礼之后,汉昭帝对许延寿道:“朕稍后再去见皇后,你我二人走一走。”

  许延寿自然没什么意见,许延寿站在汉昭帝身边稍后一步的位置。

  汉昭帝对许延寿说道:“许卿,那张延年被腰斩后,朕一直在想,若是前些日子,那人真的是卫太子。就凭三公九卿袖手旁观的样子,怕是卫太子振臂一呼,朕早已经从这个位置让他们给推下去了吧。”

  许延寿只能安慰道:“陛下想多了,陛下自登基以来,休养生息,黔首尽皆感激陛下。

  且丞相原本乃是高寝郎,因冒死为卫太子上奏喊冤,方才官至丞相,他也唯有沉默应对。

  至于其他官员,臣以为此等情况,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

  而且,陛下,在京兆尹将那假冒卫太子的张延年抓捕之后,众人也尽皆无太大反应。

  显然,朝中诸官员对陛下还是认同的,陛下切不可妄自菲薄。”

  听许延寿说完,汉昭帝沉默了片刻,脸上这才露出笑容:“许卿说得对,朕不应该在此纠结。”

  这时候,知晓汉昭帝已经过来的上官皇后已经迎接至长秋宫的门口了。

  汉昭帝见此,也未和许延寿多聊,两人折返,前往长秋宫椒房殿的方向。

  看两人回来,上官皇后向汉昭帝屈身行礼道:“妾身见过陛下。”

  汉昭帝扶着上官皇后的手道:“皇后不必多礼。”

  看两个青葱少年一本正经的眉目传情,许延寿知趣的赶紧告退了。

  虽然许延寿告退,但是作为大长秋,其中职责之一便是记载皇帝临幸后宫的情况。

  今天汉昭帝来给上官皇后交公粮,这可是大事,许延寿赶紧让专职记载皇帝交公粮的宫女前去。

  待忙活完毕之后,许延寿这才在睡去。

  这些时日,整个朝中颇为平静。

  匈奴这些时日未曾犯边,益州方向也屡屡传来捷报。

  三辅、太常、郡国等都在忙活举贤良、孝廉之事。

  倒是外朝,霍光和桑弘羊两人颇为不对付。

  桑弘羊推行了一系列的官营政策,几乎完全控制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而霍光主张对国家稍稍放松,不要管的太死板。

  桑弘羊作为御史大夫,其原本职责就是为汉武帝搞钱。

  汉武帝去世之后,令其辅政,遗诏之中对桑弘羊的定位还是为小皇帝搞钱。

  有汉武帝遗诏的大义在,霍光贯彻自己的施政方针时候,总是会遇到桑弘羊这一块财政的掣肘。

  但两人多少也还是可以商量着来。

  但是随着上官桀、鄂邑盖长公主两人使手段将上官桀的孙女上官氏立为皇后之后,桑弘羊趁机想为自己的子弟谋官职,但是却被霍光拒绝了。

  这么一来,桑弘羊也隐隐对霍光颇有些不满意。

  外朝一时之间有些紧张。

  上官桀、鄂邑盖长公主原本便已经联合起来了,因为桑弘羊求官之事。

  他们极力拉拢桑弘羊加入他们,对抗霍光。

  整个朝堂之上的暗潮涌动。

  而一些财政政策,桑弘羊也越来越遵循自己的理念,不再像以前一样和霍光妥协。

  始元六年,新年。

  正月,汉昭帝按照惯例,亲自在上林苑耕种,表示对农业的重视。

  许延寿也领着杨黛君回娘家。

  翁婿二人同朝为官,聊着聊着自然要聊到政事。

  两人酒喝到气氛最合适的时候,聊起来当前的情况。

  杨敞叹息一声对许延寿道:“延寿。最近大将军在朝堂之上,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屡屡意见相左。

  并且两个辅政大臣外加一个汉武帝钦点的抚养汉昭帝的长公主和霍光对抗,纵然是霍光是汉武帝钦点的首辅,此时此刻日子也不好过。

  这些时日,大将军施政颇为艰难啊。

  受大将军牵连,目前我做事也颇为掣肘。”

  杨敞作为霍光的铁杆小弟,霍光日子不好过,杨敞的日子可能好过?

  不仅仅是杨敞不好过,许延寿他日子也不好过。

  此前,在宫中,许延寿作为长秋宫除了上官皇后意外的一把手,做什么工作,各方面推进还行。

  现在支取钱财,调换人手,竟然遇到推三阻四的情况,事情推进颇为不顺利。

  杨敞接着忧心忡忡的说道:“希望大将军能撑住,若大将军撑不住,恐怕我等也落不了什么好下场。”

  杨敞跟着霍光这么些年,政治斗争血腥的失败下场他又不是没见识过。

  若真是政治斗争失败,其下场他怎么可能预料不到。

  但是现在杨敞已经在霍光的大船之上了,脚下是茫茫的海水,要跳船当即就得死。

  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跟着霍光继续向前行驶。

  正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许延寿岂能不知道在和上官桀等人的斗争之中,霍光才是胜利的那一方。

  因此许延寿虽然小心翼翼,在霍光这条贼船上给霍光使劲。

  但是至少在汉昭帝去世之前,他并不担心失败。

  许延寿对杨禅安慰道:“岳父且放宽心。大将军定然无事。”

  杨敞叹息一声道:“但愿吧。前些日子,大将军和三辅、太常、郡国等选出来的贤良文学,不知讨论了些什么。不知这些贤良文学之中有没有人能为大将军所用。”

  许延寿一听,心中不禁想到:“恐怕盐铁会议即将开始了。”

  想到这,许延寿不禁盘算起来。

  许延寿的发明的纸因为朝廷管制的原因,只能在长安及洛阳在所开的纸笺斋里面销售,其他地方全部官营。

  盐铁会议之后,朝廷稍稍放松了对商业的管制,想到这,许延寿不禁想起,该提前布局了。

  许延寿又听着自己岳父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即将宵禁的时候,许延寿才算是离开杨府。

  回到家中,许延寿没闲着,赶紧联系纸笺斋的负责人,要求其大量囤货,并在全国各大城市甄选适合开店的地址。

  许延寿准备抓住盐铁会议之后放松对商业管制的窗口,赚上一笔。

  历史并未发生什么改变,在霍光的大力支持下,盐铁会议还是如期召开了。

  当然,所谓盐铁会议,只是因为后世桓宽记录本次会议的著作《盐铁论》而被命名为盐铁会议罢了。

  其实本次会议涉及的东西很多,其主要内容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选拔出来的贤良、文学等对国家大政方针开展的大辩论。

  而盐铁之事之事辩论中的其中一部分内容罢了。

  二月,谏大夫杜延年在霍光的指示之下,正式提出和刚刚选拔出来的各个郡县的贤良、文学开展一场坦诚的谈话,了解民间疾苦,来为施政把脉。

  霍光以汉昭帝的名义下诏,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刚刚选出来的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就汉武帝时期各项政策开展总结辩论。

  许延寿虽然是内朝的大长秋。

  但是却是京中中高级的官员。

  二月份,盐铁会议正式开始了。

  头一天,第一项议题是盐、铁、酒榷,均输是不是在于民争利。

  会议上,丞相车千秋主持辩论。

  和贤良、文学展开讨论的主力输出乃是御史大夫。

  许延寿以及诸多大臣均作为见证。

  对于这个在汉昭帝任期内极为重要的会议,许延寿能亲自参与,他也感到挺兴奋的。

  不过通过唯物辩证法得观点来看,贤良、文学都是些什么人?

  哪个不是各个郡县的大家大族出身?

  他们能代表除了自身作为大豪门、大地主阶级,能代表乡野的老百姓吗?

  恐怕够呛。

  但桑弘羊极其严苛的抑制商业的政策就没有一丝弊端吗?

  倒也未必。

  在许延寿胡思乱想之中,盐铁会议算是正式开始了。

  还没等御史大夫先说话,一个郡国的文学便先发话了。

  此处的文学,并非后世意义上的诗歌、、散文、戏剧啥的。

  而是一种精通儒学经义的人才能担任的官职名称。

  那文学开口:“我们听说治理百姓,应该防止产生放纵享乐的根源,发扬人们固有的道德因素,抑制工商之利而宣扬仁义,不要引导他们追求财利,这样,古代帝王的教化才能复兴,当今的风俗才能改变。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行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与民争利。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洋洋洒洒说了一堆,总之,其核心意见就是,废除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

  然而,许延寿听完就傻了。本身盐铁官营、酒类专营和均输法,就使得小老百姓不得不钉在土地之上,种田卖苦力挣钱。从这个所谓的文学口中,盐铁专营竟然都能成为导致小老百姓开始经营工商业的论据了,许延寿怎么搞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破坏了忠厚的本质,形成了贪婪卑劣的风气。

  因此,老百姓务农的少了,热衷于工商业的多了。外表太华丽,就使本质衰败;工商业兴盛,就会使农业衰落。工商业发展,老百姓就奢侈,农业发展,老百姓就诚朴。

  老百姓诚朴,财用就富足,老百姓奢侈,饥寒就产生。希望废除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均输法,以便促进农业,限制工商业,有利于发展农业,这才妥当。”

无线电子书    大汉都护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